族重视嫡庶之别,尊奉嫡母徒单氏,能赢得宗室中守旧派的暂时认可;而善待生母大氏,则是尽孝道,为自己树立“仁君”
形象。
看似平衡的安排背后,是他精心计算的政治考量。
然而,这些安抚手段不过是完颜亮稳固皇权的第一步。
他心中清楚,真正的威胁来自那些手握兵权、心怀不满的宗室贵族,尤其是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子孙,以及开国功臣粘罕(完颜宗翰)、撤离喝(完颜杲)的后代。
这些人要么拥有显赫的功绩,要么掌控着地方兵权,若不彻底铲除,迟早会成为他皇位的隐患。
登基后的第三天,完颜亮便开始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血腥屠戮。
他以“勾结东昏王、图谋不轨”
为由,先将矛头指向金太宗的子孙。
金太宗一脉在金国宗室中势力最为庞大,仅成年子孙就有七十余人,其中不少人在朝中担任要职。
完颜亮没有给他们任何辩解的机会,派遣禁军直接包围了太宗子孙的府邸,将七十余人全部逮捕,押至郊外的刑场。
刑场上,刀光闪烁,惨叫连连。
太宗的孙子完颜宗本,曾任太保,是宗室中的核心人物,他看着身边亲人一个个倒下,怒视着监斩官,厉声骂道:“完颜亮!
你弑君篡位,又屠戮宗室,必遭天谴!”
监斩官却只是冷笑,挥手示意刽子手动手。
片刻之间,金太宗一脉几乎被斩尽杀绝,鲜血染红了刑场的土地,连年幼的孩童也未能幸免。
紧接着,完颜亮又将屠刀对准了粘罕的子孙。
粘罕是金国开国第一功臣,曾率领大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立下赫赫战功,其子孙在军中威望极高。
完颜亮担心粘罕子孙会利用军中势力起兵反抗,便以“私藏兵器、意图谋反”
为由,将粘罕的三十余子孙全部处死。
粘罕的儿子完颜斜也,时任都元帅,手握重兵,完颜亮为了夺取他的兵权,假意召他入京议事,待他抵达上京后,立刻将其逮捕处死,其家族也被满门抄斩。
随后,宗室左副元帅撤离喝也未能逃过一劫。
撤离喝长期镇守西北,掌控着西北的兵权,对完颜亮的篡位心存不满。
完颜亮深知撤离喝的军事才能,不敢贸然动手,便设计诬陷撤离喝与儿子完颜宗安“通敌叛国”
,派人将两人赐死在西北军中。
为了斩草除根,完颜亮还下令将撤离喝的家族全部诛杀,甚至连他的门客、下属也未能幸免。
短短半个月内,金国宗室被诛杀者达五十余人,开国功臣的后代几乎被屠戮殆尽。
上京的街道上,昔日繁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杀之气,百姓闭门不出,官员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
而那些曾经帮助完颜亮弑君篡位的功臣,也并非个个都能善终。
右丞相秉德,曾是政变的核心参与者,在夜袭皇宫时立下大功。
但他在完颜亶死后,没有第一时间劝进完颜亮登基,反而曾提议立其他宗室子弟为帝,这让完颜亮一直心怀不满。
后来,秉德在朝堂上因反对完颜亮迁都燕京的提议,言语稍有忤逆,完颜亮便立刻翻旧账,以“谋立异姓、心怀不轨”
为由,将秉德逮捕入狱。
在狱中,完颜亮对秉德严刑拷打,逼迫他承认“谋反”
的罪名。
秉德虽受尽折磨,却始终不肯认罪,他怒声骂道:“我当初助你弑君,是以为你能振兴金国,没想到你竟是个残暴的暴君!
我悔不当初!”
完颜亮听闻后,勃然大怒,亲自带人来到狱中,一刀将秉德斩杀。
随后,他又下令将秉德的亲属全部处死,甚至连他的远房亲戚也未能逃脱,一时间,京城内血流成河。
这场血腥的权力清洗,让完颜亮彻底清除了朝中的反对势力,巩固了自己的皇位。
但他的残暴也让金国的统治埋下了隐患:宗室凋零,功臣尽失,朝中只剩下阿谀奉承之辈,无人再敢直言进谏。
而完颜亮并未因此收敛,反而更加好大喜功,开始筹划迁都、南征等一系列举措,将金国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