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最终,朱瑄的军队大败,被杀死的士兵有一万多人。
朱瑄的残兵们拥挤着进入了清河城,想要凭借城池坚守。
朱温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在鱼山下,收聚了敌军的尸体,筑起了一座高大的坟墓,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战功。
他在鱼山驻军几天后,才率领军队返回汴州。
乾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朱温派遣部将朱友恭率领军队,攻伐兖州。
朱友恭到达兖州后,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下令士兵们挖成堑壕,将兖州城团团围住,想要困死城内的守军。
不久后,朱瑄从郓州率领步兵和骑兵,运送着支援兖州的粮食,想要进入兖州城。
朱友恭早就料到朱瑄会来支援,于是在半路上埋下了伏兵。
当朱瑄的军队经过时,伏兵突然杀出,朱瑄的军队被打得大败。
朱友恭不仅夺取了全部的军粮,还趁机俘虏了朱瑄手下的蕃将安福顺、安福庆。
十一月,朱瑄不甘心失败,又派遣部将贺瑰、柳存以及蕃将何怀宝等,率领一万多人袭击曹州,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解除兖州的围困。
朱温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从兖州率领军队,策马飞奔到钜野南边,截击贺瑰、柳存的军队。
双方在钜野南边展开了激战。
朱温的军队士气高昂,作战勇猛,而贺瑰、柳存的军队却因为长途奔袭,疲惫不堪。
最终,贺瑰、柳存的军队大败,贺瑰、柳存、何怀宝以及三千多名残余士兵,都被朱温活捉。
乾宁四年,朱温觉得消灭朱瑄、朱瑾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于是率领洹水的大军,大举攻伐郓州。
朱温的军队在济水旁边安营扎寨,他命令部将庞师古,让诸将撤下各种树木,搭建起桥梁,准备渡河攻城。
庞师古率领中军,率先渡过了济水。
士兵们的呐喊声震撼了整个郓城,朱瑄在城中听到呐喊声后,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于是趁着夜色,弃城而逃。
朱温的部将葛从周得知朱瑄逃走后,立即率领军队追击。
他追到中都北面时,终于抓住了朱瑄和他的妻子儿女。
朱温下令,将朱瑄和他的妻子儿女,立即诛杀在汴桥下面。
困扰朱温多年的郓州,终于被平定了。
朱温任命儿子朱友裕为郓州兵马留后,负责镇守郓城。
这时,朱温听说朱瑾与部将史俨儿在丰、沛一带搜括军粮,只留下康怀英据守兖州。
朱温觉得这是夺取兖州的好机会,于是乘胜派遣葛从周,率领大军袭击兖州。
康怀英得知郓城失守的消息后,本来就已经心神不宁。
如今又听说葛从周率领大军前来,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葛从周的对手,于是在葛从周的军队到达兖州城下后,立即打开城门,出城投降。
朱瑾、史俨儿率领残部逃奔淮南,投靠了淮南节度使杨行密。
至此,郓州和兖州都被朱温平定。
朱温任命葛从周为兖州留后,将这两个重要的州城,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平定郓兖之后,朱温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他的军事实力也达到了顶峰。
此时的中原地区,已经没有人能够与朱温抗衡。
他看着地图上自己的势力范围,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距离那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已经越来越近了。
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即将席卷整个大唐江山。
光化三年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
次年初,与朱温关系密切的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杀刘季述,昭宗复位,改年号为天复,进封朱温为东平王。
此后,崔胤想借朱温之手杀宦官,而韩全诲等宦官则以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等为外援。
同年十月,崔胤矫诏令朱温带兵赴京师,朱温乘机率兵七万由河中攻取同州、华州,兵临长安。
韩全诲等劫持昭宗到凤翔投靠李茂贞。
朱温追到凤翔城下,要求迎还昭宗。
韩全诲矫诏令朱温返镇。
天复二年,朱温在一度返回河中之后再次围攻凤翔,多次击败李茂贞。
前来救助李茂贞的鄜坊节度使李周彝也被拦截而归降朱温。
凤翔镇被围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