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洋溢着兴奋之色。
众人纷纷起哄,希望苏云能举办一场大明江湖武评。
若是在以往的白玉楼,定会有人质疑苏云的能力,引来一阵嘲讽。
但如今,经过胭脂榜和多次的说书,苏云已在众人心中树立了家喻户晓的说书人形象。
同时,人们认为苏云能推演天机,他的形象愈神秘莫测。
大家都期待着苏云能推演出十大宗师、十大天骄的榜单,让江湖更加精彩纷呈。
郭芙蓉最爱听这种江湖任侠的故事,见大家纷纷讨论,生怕苏云激动之下停讲,于是开始在原地默默祈祷。
旁边的白展堂也满怀期待地望着台上的苏云。
枪仙王秀一马一枪穿杀北蛮的壮举,令白玉堂中众人热血沸腾。
如此跌宕起伏、紧凑精彩的江湖侠客故事,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苏云在台上一边品茶,一边继续娓娓道来。
苏云坐在台上,神情自若,对在场江湖人士提出的在大明设立武评之事,他也在认真考虑。
但苏云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开设大明武评,势必引起轰动,让所有江湖人士关注。
苏云也将陷入纷争之中,引爆整个江湖。
此事不宜在白玉楼全天候讨论,但可在说书间隙提及。
虽然苏云对推演之事不算精通,但他看过原着,对大明江湖的事情了如指掌,对关键事件和人物都有把握。
甚至一些江湖人士所不知的秘密和人物,苏云也一清二楚。
这正是苏云能在白玉堂讲书的关键所在,他知晓那些别人不知道的事。
想要排个胭脂榜、大宗榜、剑神榜,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即使不是大明江湖,哪怕是大宋、大唐的江湖,他也如数家珍。
苏云心中早有筹谋,觉得此事定有看头,必能吸引人气。
他觉得今日讲到此处已算合适,氛围正佳,应在此处停住。
唯有如此,才能让人对明日的说书充满期待。
“今日说书就到此为止,咱们明日再会!”
“接下来,是杂谈时间。”
苏云话音刚落,台下顿时一片叹息。
每次苏云开讲,江湖中人最怕的就是他结束,尤其是在最关键、最精彩之处。
几个身强体壮的大汉,恨不得冲上台去挥两拳,此时停下,实在太过煎熬。
但苏云及其身边高手的实力,众人皆心知肚明,根本不是对手,也只能想想罢了。
即便对苏云万分不舍,也只能在杂谈中寻找更多后续剧情的答案。
“苏云,能否提前透露一下,那些死尸的真实身份?”
“那些死尸究竟有何来历?”
从众人的提问中,不难看出他们对苏云说书内容的投入,即便说书已结束,仍不停追问。
正当众人七嘴八舌讨论时,白玉楼外围观人群突然让出一条路。
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手持折扇,文质彬彬,朝白玉楼内走来。
这位俊公子的出现,顿时引来众人惊叹,每个人都朝这边看来。
若是在别处,他定会被称作俊公子,引来羡慕的目光,众人也会热情相待。
但与台上的苏云相比,就显得有些气势不足了。
就连这位来访的公子抬头看到台上的苏云时,也自觉逊色,心生嫉妒。
“在下百晓生,听闻此处说书精彩,所言皆是江湖异事。”
“不过看来已经结束了,本公子似乎来晚了。”
“久闻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百晓生”
三字一出,众人皆是一阵震惊。
江湖中皆是风云人物,未见其人,已闻其名。
正如百晓生这三个字,早已家喻户晓。
与移花宫的公主邀月、远在西海的白云城主叶孤城一样,都是江湖中家喻户晓的名号。
虽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尽相同,因为百晓生并非东方不败、邀月这般武功盖世的强者。
百晓生之所以被江湖人士所熟知,是因为他见多识广,号称无所不知。
都说百晓生拥有天下无双的情报能力,正因如此,无论是达官贵人、富庶商家,还是武功高深的江湖人士,见到百晓生都要客气三分。
若想获取江湖中精准的情报,或是关于江湖某一门派的相关信息,都需通过百晓生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