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安沉默不语。
他无法反驳。
因为如果他不看好大陆市场,积架公司就不会斥巨资在沪市建设晶圆厂。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陈念安说出了自己最深的忧虑,“一旦西方下定决心,对华夏进行全面技术制裁,逼着我们选边站队,我们怎么办?到时候就是血本无归!”
“制裁的风险一直都存在,但全面脱钩的可能性,我认为不大。”于惠娴的分析很冷静,“贸易摩擦才更有可能成为常态。”
“于总对内地就这么有信心?”
“我在这里工作了几年,接触过不少内地的官员。”于惠娴的脑海里,闪过一张年轻而英俊的脸。
“他们跟岛内媒体宣传的完全不一样。他们有手腕,有立场,有远见,甚至很多人的专业知识,比我们这些搞企业的人还要扎实。”
“跟这样的人合作,我找不到不放心的理由。”
“而且,陈董,您有没有想过另一个可能?”于惠娴话锋一转。
“什么可能?”
“他们吸引的外资越多,和全球经济捆绑得越深,就越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华尔街的资本,也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是吗?”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划过陈念安的脑海。
他心头剧震。
是啊,自己怎么把这一点给忘了!
资本是逐利的。
只要能赚钱,政治风险也可以被重新评估。
“于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陈念安的表情,第一次真正地放松下来。
“陈董言重了。”于惠娴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开始切入正题。
“陈董,云州虽然比不上沿海那些一线城市,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些先来的企业,才会更受重视。”
“您看我们这个工业园,土地成本、人力成本、政策优惠,哪一样不比沪市更有优势?”
“云州市政府的雄心很大,他们想依托我们这些企业,打造一个从上游到下游的信息产业全产业链。积架公司作为产业链最顶端的一环,如果能落户在这里,得到的支持力度,绝对是空前的。”
“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利润啊。有更便宜、服务更好的选择,我们为什么不选呢?”
陈念安看着于惠娴,忽然笑了。
“欧洲那些咨询公司,收费贵得吓人。不知道于总您,一个小时的咨询费是多少?”
于惠娴风情万种地白了他一眼。
“陈董,您好坏。”
陈念安回到酒店,把自己的见闻告诉了远在欧洲的王坚。
这才有了王坚的阿舍斯莱本之行。
对于王坚提出来的问题,刘清明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王先生,你提的这两个问题,非常好。”
刘清明开口了,打破了会议室里的寂静。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一个文件夹,轻轻推到了王坚的面前。
动作不快,甚至有些缓慢,但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
王坚的视线落在那份深蓝色的文件夹上。
很厚。
封面是铜版纸,印刷精美,上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行标题。
《建立云州高科研制中心的构想》。
标题
《KozurErigdesYunzhouHigh-TechF&E-Zentrus》。
《ceptionfortheEstablishntofYunzhouHigh-TechR&D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