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许在家里戴,”她笑着说,“要吓死你们阿爹的。”
回到家后,一家人忙活着布置新添置的物件。殷欢和下人们将家具搬进各个房间,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帮忙挂灯笼、铺床褥。
华灯初上,柳府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在这片平房之中格外醒目。温暖的光芒透过窗纸洒进屋内,将每个角落都照得明亮。
厨房里飘出阵阵肉香,勾得孩子直咽口水。三郎趁着帮忙烧火的机会,偷偷摸了块肉放进嘴里,被殷欢发现后立刻被轰了出去。
“殷师姐,咸了。”小家伙嚼着肉,皱着眉头说。
各个房间里都亮着灯,大郎二郎在布置新床,四娘在给心爱的古筝找位置。
柳芸站在院中,望着渐暗的天色,心中隐隐不安。庭院里的花草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寂静,连虫鸣都仿佛带着几分焦躁。她不时抬头望向大门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袖。
她知道,韩宇和阿珑此行关系重大,若是打探不到师父的消息,恐怕事情会更加棘手。
“娘,你在等爹爹吗?”三郎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仰着小脸问道。
柳芸摸了摸儿子的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啊,你爹爹和阿珑出去办事,应该快回来了。”
“爹爹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小家伙一本正经地说。
柳芸看着儿子天真的模样,心中一软。她蹲下身,将孩子搂入怀中:“是啊,爹爹一定会平安回来。”
夜色渐深,终于传来了府门外的脚步声。柳芸猛地抬头,就见韩宇和阿珑疲惫地走进来。
“爹爹!阿珑叔!”三郎欢快地喊着,朝两人跑去。
韩宇勉强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目光却飘向柳芸。
“先去洗漱用饭吧。”柳芸轻声说,示意下人们准备热水。
饭桌上的气氛凝重。韩宇有一口没一口地扒拉着碗里的饭菜,眉头紧锁。阿珑更是连筷子都没动,只是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相府那边怎么说?”柳芸一边给韩宇夹菜,一边轻声问道。
“小师兄......”韩宇放下筷子,苦笑道,“他不在京城,据说去什么庄子静修了。连老师病重都不知道。”
“静修?”柳芸眉头一皱,“这个时候?”
阿珑突然开口:“我去打听过了,相府上下对二公子的去向都说不清楚。有人说他去了南边的庄子,有人却说看见他往北去了。”
“这就奇怪了。”柳芸若有所思,“以小师兄的性子,怎会在师父病重时选择避世?”
韩宇猛地抬头:“娘子,你是说......”
柳芸轻轻摇头,示意他不要说下去。孩子们还在桌边,有些话不适合让他们听到。
用过晚饭,柳芸让丫鬟带着孩子们去休息。她站在廊下,看着月色渐浓,心中思绪万千。
“娘子。”韩宇从身后轻轻唤她,“热水已经准备好了。”
柳芸转身,看见他手里还端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