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一个跑堂的小二匆匆端着酒菜经过,酒香四溢,却掩盖不住话题带来的沉重气氛。
“好了,别吓唬弟弟。”柳芸打断了这个沉重的话题,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走,阿娘带你们买些零嘴。”
街上的小摊贩已经收摊了大半,只剩下零星几个还在收拾。柳芸给孩子们买了些糖果点心,又特意挑了些干果,想着路上可以解解馋。
买完零食回到客房,韩宇和殷欢已经准备好了晚饭。饭菜的香气驱散了些许阴霾,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享用着清炒野菜、爆炒五花肉、煎豆腐和鸡蛋汤。
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在这异乡客栈里,却让人倍感温暖。殷欢不时给孩子们夹菜,韩宇则细心地把骨头挑出来。
用过晚饭,大家开始为明日启程做准备。柳芸和殷欢去后院照看马匹。
韩宇则带着孩子们收拾行李,仔细检查每个包袱,确保没有遗漏。夜深人静时,一切才总算妥当。
躺在床上,柳芸却怎么也睡不着。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她翻来覆去,脑海中不断浮现白天看到的那些告示。
次日拂晓,一家人早早起身。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过石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两匹马儿迈着稳健的步伐,拉着载满行李和人的马车,一步步向前挪动。
直到日上三竿,他们才来到一处平坦的村庄。道路两旁的农田里,农人们正在忙碌,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娘子,”韩宇揉着酸痛的腰身,指着前方的茶棚,声音里带着疲惫,“要不我们歇歇脚,吃点干粮垫垫肚子?”
茶棚里已经坐了几个行人,他们说话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依旧是关于那些失踪案件的议论。柳芸看了看天色,又望了望孩子们疲惫的小脸,轻轻点了点头。
“就在那里休息片刻。”她的声音清冷。微风拂过她的衣袖,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味,让她眉头微蹙。
马车在颠簸中缓缓前行。距离泰镇坊还有十五里路程,按他们的脚程,一个半时辰便可抵达。休息半个时辰,时间绰绰有余。
“半个时辰后继续赶路。”她转头对车厢里的人说道。
原本安静的车厢瞬间热闹起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四个孩子像脱缰的小马驹般冲向茶棚。阳光下,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欢快的笑声回荡在这片空地上。
茶棚内,一位老妇人正在忙碌。她动作麻利,腿脚利索,完全看不出年迈的迹象。灰白的头发整整齐齐地挽在脑后,围裙上沾着面粉的痕迹。
除了寻常的茶水,摊位上还摆着几样小食。蒸得松软的面馍馍上还冒着热气,烤得金黄的麦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最引人注目的是应节的青团,翠绿的外皮透着诱人的光泽。
这青团与芸香府的做法迥异,老妇人将其压扁,内里塞满咸花生碎和腌菜,别具一格。案板上还摆着几个未成形的青团,老妇人的手不停地揉捏着。
“大娘,我要尝尝这个!”三郎眼睛发亮,指着青团喊道,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我也要!”四娘紧跟着附和,小手已经伸向了摆放整齐的青团。
大郎轻轻拉住妹妹的手,稳重地说:“请给我们上七碗热茶。”
二郎摸出钱包,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