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屋里安静得能听见檐角滴水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烟草气息。柳芸坐在那里,神色平静地望着他。
宗主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个危险的想法。要是真敲下去,能不能打中柳芸还是两说,万一惹恼了这位爆脾气的村长,怕是连他自己的命都要搭进去。更何况,这些年来柳芸为村里做的那些事,他都看在眼里。
“当真非要明日就走吗?”宗主深深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要不等春耕过了再说?地里的活计正忙,这时候走......”
柳芸抬眸看了他一眼,目光如炬:“四天后再动身。”语气中不容置疑的坚定让宗主的后半句话生生咽了回去。
堂屋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凝重。宗主捏着烟斗的手指节泛白,眉头紧锁:“那...何时能回来?要是去了没多久,让大福和韩明暂时顶着便是。”
“正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多久,才必须选个新村长。”柳芸站起身,缓步走到窗边。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清冷的轮廓。她望着远处的村庄,语气柔和了几分,“不过您放心,村里现在一切都有章程,按部就班地做就是。”
宗主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柳芸果断打断:“明日傍晚,宗祠举行选举。很快就会有新村长接手,您不必担心。”
看着宗主佝偻着背影离去的身影,柳芸轻轻呼出一口气。夜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初春特有的湿润气息。她正准备回屋,忽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大院的人浩浩荡荡地来了。
大房二房加上两位老人,一大家子齐聚堂屋。油灯的光芒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重叠交错,像一幅会动的水墨画。
文氏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锅铲翻炒的声音不绝于耳,香气四溢。灶台前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娘,我来帮您。”孙氏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往厨房走去。
“不用不用,你坐着歇着。”文氏摆摆手,“马上就好了。”
堂屋里,韩老汉坐立不安,时不时往门外张望。直到韩宇带着孩子们办完辞学手续回来,几家人才总算凑齐,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
“这么突然要进京,到底出什么事了?”韩老汉才扒拉了一口饭就放下筷子,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担忧,“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柳芸夹菜的动作顿了顿,瞥了眼一旁的韩宇,轻声道:“少阳先生那边出了些事。”
她没有说实话,只是借着这个由头。实际上,她心里清楚,这一去恐怕就是一场血雨腥风。但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韩老汉皱起眉头,沉声道:“少阳先生那边的事,怎么会牵扯到我们全家?”
柳芸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坚定:“爹,少阳先生是宇儿的老师,教了他很多。这次他有难,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韩老汉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只是,为什么要带上孩子们?”
柳芸继续说道,目光扫过桌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正好让孩子们见见世面,也好为韩宇明年春闱做准备。”
话音刚落,就见韩宇眼眶泛红:“娘子...”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闭嘴。”柳芸瞪了他一眼,“去把东西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