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般洒落。柳芸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灯火,思绪万千。
韩宇从后面轻轻抱住她,下巴搁在她的肩膀上:“在想什么?”
“没什么,”柳芸轻声道,“只是觉得,日子过得真快。”
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宁静。柳芸转身看着韩宇,月光下,他的眉眼依旧带着几分少年气。她伸手整理了一下他有些凌乱的衣领,轻声道:“去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韩宇点点头,牵着她的手往里屋走去。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夜深了,小院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院中的梧桐树依旧在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属于它的故事。
寒风凛冽,殷欢站在柴垛前,看着覆盖在木柴上的一层白霜。她的手指被冻得通红,呵出的热气在空中凝结成白雾,又很快消散不见。
抬头望天,灰蒙蒙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伸手就能触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预示着又一场雪即将来临。
殷欢搓了搓冰凉的手指,拿起斧头开始劈柴。“咚”的一声,木柴应声而裂。清脆的声响惊起几只在屋檐下躲避寒风的麻雀,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
劈柴的节奏渐渐加快,殷欢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她想起往年冬日里,那些蜷缩在破旧茅屋中瑟瑟发抖的日子。茅屋的墙壁上布满裂缝,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来,就连盖的被子都是湿漉漉的。
现在能住在温暖的屋子里,全靠师父的恩情。想到这里,她手上的动作更加卖力了。
院子里堆积的木柴渐渐增多,殷欢的衣襟已经被汗水浸湿。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劈好的木柴整齐地码放在墙角。
“殷欢,进来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厨房里传来李婆的声音。
殷欢放下手中的活计,拍了拍衣服上的木屑,快步走进厨房。温暖的热气扑面而来,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多谢李婆。”她接过热气腾腾的姜汤,小口啜饮。
李婆看着她被冻得通红的手,心疼地说道:“你这孩子,天这么冷,也不知道戴副手套。”
殷欢笑了笑:“不碍事的,干活时反而不方便。”
“你啊,就是太要强。”李婆摇头叹气,转身去灶台前忙活。
殷欢捧着温热的碗,目光透过厨房的窗子望向远处。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个赶路的商贩,也都裹得严严实实。
与此同时,柳芸正坐在书房里,面前摊开着一份厚厚的礼单。窗外的寒风呼啸,却丝毫影响不到这间温暖如春的房间。
“夫人,这是今年需要准备的年礼清单。”卫默恭敬地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谨慎。
柳芸接过单子,仔细查看起来。往年只需给沈氏和府城楚家送礼,今年却因为韩宇中了举人,需要走动的人家一下子多了起来。
她的目光在单子上逐一扫过,心中默默计算着银两。每一笔礼数都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失了体面,也不能过于铺张。
“瑞通商行那边,多准备一只新款闺秀匣。”柳芸抬头吩咐道,手指轻轻点着桌面。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