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头也不抬,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明天你去把这些事办了,既然收了好处,就别让人来催。”
她将账本推过去,指着上面的记录:“沈家送了城郊小院和商铺,邓家给了水田和山林,钱家送了绸缎棉布。这些都要去办手续,你明白吗?”
韩宇看着她认真算账的样子,心里有些失落。他原本以为...算了,还是认真听她安排正事要紧。
“听明白了吗?”柳芸抬眼看他,“难不成你还想继续下田干活?”
韩宇忙不迭点头:“明白明白,我都记下了。明天一早就去办。”他将她交代的事情重复了一遍,生怕有遗漏。
柳芸收拾好桌面,见他还杵在那里,眉头一皱:“还不走?”
“这就走这就走。”韩宇赶紧起身,临走前还不忘谄媚两句,“娘子放心,明早我就把事情办妥。”
夜风有些凉,韩宇赶紧把领口拢好,快步回了书房。
次日一早,韩宇精神抖擞地出门办事去了。他穿着整洁的长袍,背影看起来格外轻快。
柳芸站在院中,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转身回到房间,开始整理今天要处理的事务。
不一会儿,韩松拿着一封信匆匆而来。
“夫人,穆棠的信。”
柳芸接过信件,仔细阅读起来。看到信中提到闺秀匣在京城卖疯了的消息,她嘴角不自觉上扬。
“穆棠要更多货。”她将信递给韩松。
韩松大喜:“那得赶紧告诉卫管事,让坊里加紧生产。现在正是好时机。”
“不用那么多。”柳芸制止道,“你先去通知卫默召集管事们,我随后就到。”
换了身得体衣裳,柳芸大步走向墨具坊路上,她思索着如何调整生产计划。
新坊间已经建好,分成两个工场,一条做灵翼书箱,一条专门生产闺秀匣。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锤声、锯声此起彼伏。
绣房和玉石坊分设在外,负责布料和玉石配件的制作。绣娘们正在专注地绣制精美的图案,玉石匠人则在打磨着各式配件。
虽然有卫默和兰娘打理,但涉及生意发展的大事,柳芸还是要亲自把关。她走进议事厅,管事们已经等候多时。
柳芸注意到他们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显然京城传来的好消息已经在坊里传开了。
柳芸在主位坐下,神色转为严肃:“京城那边传来的好消息,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不过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我们得先谈谈年前交货的事。”
她的目光转向兰娘和韩峰:“瑞通商行的第二批订单马上就要交付了,你们仔细算算,现在能做出多少只闺秀匣?”
兰娘和韩峰交换了一个眼神,低声商议起来。阳光下,能看到他们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显然这个问题让他们颇感压力。
“禀告夫人,”韩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按照目前的进度,全坊日夜赶工,两个月能做出两千六百多只。这还是保守估计。”
兰娘却皱着眉头,急忙补充:“但是绣房那边确实人手不够,玉石的问题也很棘手。就算木匣能做出来,至少三成的玉石会是杂色的。这品相......”她欲言又止,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