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耽误农活,也不会太累。木匠们正在搭建房梁,泥瓦匠在砌墙,搬运的工人来来往往,热火朝天。
“村长,您来了。”七叔擦了把汗迎上来,“工程进展得不错,估摸再有半个月就能完工。”
柳芸点点头,仔细查看着工地的情况。看这进度,开学确实不成问题。
“柳姐姐!奖章打好了吗?”几个帮忙的孩子围了上来,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柳芸这才想起这茬,但面上不显:“图纸已经画好了,很快就能做出来。到时候好好念书的孩子都能得到奖章。”
孩子们欢呼雀跃,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村里到处都是建设的热闹景象。卫姜的宅子已经打好地基,工人们正在打桩;还有一些其他书生买下的宅基地也都开工了,砖瓦成堆,木料横陈。
短短半月,韩家村就多了几十号外来工人。再加上墨具坊的工人,傍晚时分,村中要道上收工的人流都能排成长龙。村里的气象完全不同了,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韩木匠家的茶棚现在改成了饭馆,专门给这些外来人口做饭。香味四溢,食客络绎不绝,生意红火得很。韩木匠娘子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整天哼着小曲儿。
柳芸正想着闺秀匣的事,身后的叽叽喳喳让她有些烦躁。四个孩子还在争抢着要给她捶背揉肩,她便找了个由头把他们打发回家做功课。
来到墨具坊,她召集各部管事开会。兰娘早就等在那里,手里拿着几份图纸,神色兴奋。
“夫人,我们研究了几天,有了些新想法。”兰娘迫不及待地展开图纸,“您看,这里可以加个暗格...”
柳芸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最终决定成立以兰娘为首的闺秀匣研发小组,专门负责这个项目。
刚要离开,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柳总管!”
柳芸脚下一顿,心里暗叫不好,加快了脚步。
“我已经能掏出七百八十个词了!”殷欢在后面喊道,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要命!”柳芸低咒一声,几个箭步就消失在转角。但她的耳边还回荡着殷欢那充满期待的声音。
回到家中,她直奔菜园子:“阿珑!”
正在施肥的阿珑手一抖,差点把粪瓢打翻。他转过身,看到柳芸脸色不善,就知道要遭。
“你干嘛给她灌这么多词儿?”柳芸叉着腰质问,眼神锐利。
“她学得快。”阿珑一脸无辜地回答,仿佛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学得快你就多教?”柳芸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是啊。”阿珑放下粪瓢,认真地说,“殷欢很聪明,记性好,也能吃苦。虽然岁数偏大,但有习武的天赋,夫人不妨试试。”
柳芸眯起眼睛,重新打量起这个往日木讷的男人。他的眼神清澈,没有丝毫躲闪,却透着一股她从未注意到的坚定。
“夫人别多想,我和殷欢是朋友。”阿珑补充道,声音轻柔却有力,“我们都是从浑浑噩噩中醒过来的人。”
柳芸看着阿珑,眉头轻挑,心里难以置信。
阿珑的语气平淡得令人发指,手里的动作却不停,继续给菜地浇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