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眼中满是了然。
柳芸无奈地笑了笑,吩咐卫默去准备马车,自己则趁这个空档去集市采买些新鲜食材。
集市上人声鼎沸,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柳芸在肉铺前驻足,挑了半扇新鲜猪肉。又转到干货铺子,买了一些海味和菌菇。
“韩宇考中府试的消息应该传回村里了,”她一边挑选着,一边暗忖,“村里人定会来贺喜,得准备些好酒好菜招待。”
集市上熙熙攘攘,有人认出了柳芸,窃窃私语起来。
“那不是韩秀才家的夫人吗?”
“韩秀才这回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可不是,当初谁能想到呢,那个整天挨打的韩宇,如今也能考上秀才。”
议论声传入耳中,柳芸嘴角微微上扬。她记得韩宇刚开始读书时的样子,笨拙却执着,即便被人嘲笑也不曾放弃。
这一边,韩宇拿着身份文书匆匆赶往衙门,准备办理户籍登记和院试所需的文书。距离院试只剩一个多月了,等办完手续,再赶回府城和师兄汇合,从府城出发走水路去景天府又要十天,时间很紧。
衙门口人来人往,韩宇站在队伍里,不时焦急地往太阳的方向张望。前面还有好几个人在等候,这般下去,怕是要耽误不少时间。
回到客栈时已近晌午,韩宇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他手里攥着几张文书,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掩不住眼中的喜悦。
“都办好了?”柳芸接过他手中的文书,仔细查看起来。
韩宇点点头,擦了擦额头的汗:“衙门里人多,排了好一会儿队。”他顿了顿,“不过总算赶上了。”
三人简单用过午饭,便驾车返回韩家村。马车在乡间小道上缓缓前行,车轮碾过泥土,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路过河边,几个孩子正在水边嬉戏,溅起阵阵水花。卫默见状,忍不住大喝:“快上来!小心淹着!”
孩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四散奔逃,有的还被树墩绊了一跤,狼狈不堪。
柳芸看着这一幕,不禁莞尔:“卫总管这是想起自家几个小的了?”
“可不是,”卫默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心疼,“要是让我撞见大郎他们下河玩水,非得好好教训一顿。这河水深浅不一,稍不注意就要出事。”
马车继续向前,渐渐驶近村口。柳芸掀开车帘一角,望着那熟悉的景色,心中涌起思念。远处的农田里,稻苗青翠欲滴,几个农人正弯腰劳作。
这一趟出门半个月,也不知道孩子们想她没有。她不自觉地摸了摸身边的果脯糖果,嘴角微微上扬。
此时的韩家村却是一片热闹景象。自从韩壮从镇上带回韩宇府试中榜的消息,全村上下都沸腾了。街坊邻居纷纷登门道贺,村口的大槐树下,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一起,谈论着这个天大的喜事。
韩老汉坐在堂屋里,手里捧着那张报喜的信笺,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他当即拍板要大办一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咱韩家也该风光风光了!”老汉豪气冲天地从床底下摸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他这些年攒下的私房钱。
文氏在一旁看着那一叠银子,眼睛都直了——这死老头子居然藏了这么多私房!她心里又气又急,恨不得把那些银子都抢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