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去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呢。”
“好嘞!”韩宇揉着腿,笑嘻嘻地跑了,留下一串脚步声在院子里回荡。
柳芸看着他的背影,一脸莫名其妙。这人挨打还挺开心?月光下,她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
夜色渐深,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传来几声蛙鸣,和着晚风,像是大地的摇篮曲。
第二天一早,晨光熹微,赵氏就起来准备路上吃的点心。阿珑也来帮忙,两人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一起烤酥饼、做果酱。香味飘散在清晨的空气中,勾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韩宇也难得地早早起来,坐在院子里晨读。竹简摊开在石桌上,他一边读一边认真地在纸上做着笔记。不时抬头看看天色,又低头继续读书。
做完功课,又开始认真检查要带的行李和给楚府的礼物。昨天还嬉皮笑脸的人,今天倒是格外认真。每一样东西都仔细检查过,生怕有什么遗漏。
晨光中,他的侧脸显得格外坚毅。他明白,机会难得,必须好好把握。崇文书馆的机会千载难逢,他不能有丝毫懈怠。
晨光熹微,几个孩子围坐在饭桌前,匆匆扒拉着碗里的饭菜。他们时不时抬头看向窗外,生怕错过去书院的时辰。
“慢点吃,又没人跟你们抢。”韩宇放下筷子,看着几个孩子狼吞虎咽的模样,忍不住皱眉提醒。
大郎抬头瞥了一眼,又低头继续吃饭,二郎三郎更是连头都不抬,只顾着往嘴里扒饭。倒是幺女四娘抬起头,冲着父亲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但随即又埋头扒饭。
看着孩子们这副急匆匆的样子,韩宇心里泛起无奈。这些小没良心的,连多看他一眼都不愿意。
“阿爹,”大郎放下碗筷,擦了擦嘴,“我们先走了。”
“等等!”韩宇连忙叫住准备起身的孩子们,“在家一定得听阿娘的话,别调皮捣蛋。功课要是有不懂的,先记在册子上,等阿爹一回来就继续教你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个孩子的脸庞,又补充道:“千万别去烦你们阿娘。”
“知道了!”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应道,随即一溜烟地跑出了堂屋。
韩宇站在门槛边,望着孩子们拖着沉重的书箱往大院门口跑去的背影,心里泛起酸涩。这些年来,他为了选士考奔波,和孩子们聚少离多,难怪他们对自己越发生疏了。
“阿爹!”
突然,一声清脆的呼喊从村口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韩宇抬头望去,只见四娘正站在马车的车辕上,双手做喇叭状,大声喊道:“你这次必须得过啊!”
这一声呼喊,让韩宇瞬间热血沸腾。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坝上,开怀大笑:“四娘放心,等爹回来,你就是举人小姐了!”
柳芸倚在门框上,看着这对父女的互动,嘴角微微抽搐。这画饼的本事,倒是一天比一天厉害了。不过看着丈夫脸上洋溢的笑容,她又不忍心说什么。
“好!”四娘欢快的应声在山谷间回荡。
韩宇站在原地,闭目聆听着女儿的回应,心中满是甜蜜。这个幺女最懂事,总是能在他最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予支持。
“阿山来了。”柳芸轻声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