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上门,商东家笑得见牙不见眼,可木料的价格却比往常高了整整一成。
店铺里弥漫着淡淡的木香,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柜台上,映出一片斑驳。
“这价格已经压到底了,还是看在你们自己来拉货的份上。”
商东家搓着手,一脸诚恳,眼角的皱纹都堆了起来,“最近行情不好,各家都涨价了。你要不信,可以去城里打听打听。”
柳芸站在柜台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木质台面。
她心里清楚行情,这个价格确实不算太离谱。
思索片刻,她也懒得讨价还价,直接道:“签单吧。”
“还按老规矩来?”商东家眼睛一亮,连忙从抽屉里取出纸笔。
“嗯,三成定金,多退少补。”柳芸语气平淡,目光落在商东家写字的手上。
墨迹在纸上晕开,合约很快拟好。不过是张提货的票据,却关系着整个作坊的运转。
柳芸仔细看过每一个字,确认无误后才按了手印。
店铺外传来马车的嘶鸣声,韩壮探头进来:“三婶,都准备好了。”
“知道了。”柳芸收起票据,对商东家点头示意,“我们这就去仓库。”
城外仓库离得不近,一行人坐着牛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
秋日的阳光温和却不失力度,照得人昏昏欲睡。车轮碾过石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偶尔还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鸟鸣。
大半个时辰后,仓库终于出现在视野中。高大的木墙围着一片开阔的院子,几个伙计正在搬运木料。
柳芸和韩壮下了车,开始检查货物的品相。
“这批料子不错。”韩壮用手摸着木料的纹理,满意地点头,“就是价格贵了点。”柳芸没有应声,只是认真地查看每一根木料。
阳光渐渐西斜,等他们检查完最后一车,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回到城里时,街上已经亮起了灯笼。韩松早就安排车夫们在醒梦阁用饭,一进门就听见热闹的说笑声。
这些人要赶车、值夜、装卸,没有油水哪来的力气干活?一人一天吃饭要三十铜板,虽说不多,但也算是一份体面。
“掌柜的,再来两壶热酒!”有人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痛快。
柳芸站在楼梯口,看着这些面带红光的车夫。
这三个月来,他们不但没瘦,反倒都圆润了不少。她暗自点头,厂里规矩定得清,从车夫到管事,该有的待遇都写在马厩外的柱子上,人人都看得见,也就都有了奔头。
华灯初上,街上热闹非凡。各家店铺门前挂着大红灯笼,照得街道一片通明。
“出去逛逛?”柳芸冲韩壮眨眨眼,语气轻快。
“好啊好啊!”韩壮眼睛一亮,又跑去叫上韩松,“大哥,一起去!”三人结伴而行,韩壮熟门熟路,带着他们穿过几条小巷,直奔布庄。
店里摆满了各色皮料,各类野味的兽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