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不一样的东西。
确实,自从墨具厂建起来后,这条路上的人流量大了不少。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大批工人经过这里。“
再说了,”柳芸继续道,“等风车磨坊建好,来磨面的村民也少不了。到时候,一边等着磨面,一边喝杯茶,说说话,多自在。”
韩木匠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确实,现在村里人要磨面都要走很远的路去隔壁村。如果这里建了风车磨坊,再开个茶室......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柳芸转头望去,只见一群工人正从墨具厂方向走来,有说有笑。
“你看!”“柳芸指着那群人,“机会就在眼前。”
与此同时,在村中的私塾里。阳光透过窗棂,少阳润正在教导弟子练字,笔墨声沙沙作响,混合着院子里的蝉鸣声。
“先生,您的拜帖。”护卫恭敬地递上一张描银莲帖,上面的墨迹还未完全干透。
少阳润正在批改学生的习字,头也不抬地示意放在桌上。
他的面容沉静如水,仿佛对这突如其来的拜帖毫不在意。
韩宇放下手中的毛笔,忍不住开口:“老师,您不看看吗?”他的眼中带着几分好奇,目光在那张描银莲帖上流连。
宁仙官放下手中的毛笔,桃花眼中带着几分无奈,“这种时候送拜帖的,多半不怀好意。”他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为什么?”韩宇追问道,眼中满是疑惑。
“我是客,他们是主。”宁仙官解释道,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懂礼数的人不会在这时候递拜帖,无非是想借老师的名声罢了。”
韩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低头练字。笔尖在宣纸上游走,留下一串串墨迹。
少阳润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这个弟子,悟性不错。
院子里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一片叶子轻轻飘落,落在那张描银莲帖上。
少阳润依旧专注地批改作业,仿佛那张拜帖根本不存在。远处传来阵阵蝉鸣,夹杂着墨具厂的喧闹声。夏日的午后,时光仿佛变得粘稠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