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要交首批三千只灵翼书箱,剩下六千只要在九月前完成。”柳芸的语气变得严肃,“时间紧,大家得加把劲。”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但质量不能马虎,这批货要是过关,后面还有更大的订单等着我们。”
此话一出,众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为了后面的大生意,为了更好的日子,谁不想把活干得漂亮?
“秦管事,”韩超激动得站起来,声音都有些发颤,“一万只书箱,那得赚多少银子?”
“投入约莫两千两。”柳芸平静地说道。
“这么多?”韩木匠瞪大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先前收到五十两定金时,还当是笔大买卖,谁知竟有这般大的手笔。
众人又惊又喜,有人笑出声来,有人眼眶发红。这可是他们从未想过的大生意啊!“
别高兴太早。”柳芸及时打断他们的遐想,“咱们得请个账房,仓库也要管理。韩峰、韩壮,你们先顶着。账房的事我来找人。”
见众人渐渐平静下来,她继续说道:“再说说组建车队的事。
现在用秦家的牛车,确实不够方便。我打算......”堂外,夜色渐深,星光点点。
柳芸坐在木料堆上,她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有满头大汗的工人,有忙里偷闲的妇人,有经验丰富的老匠人,还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或许还不太适应这样正式的场合,但眼神中都透着好奇和期待。
柳芸站在众人面前,目光扫过每一张专注的面孔。
“车队的运作模式,我建议采用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方式。”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上的账册。
韩壮坐在角落里,挠了挠头发,露出困惑的神情:“三弟妹,这个机动是啥意思啊?俺听着有点懵。”
“就是灵活调配,不固定的意思。”柳芸微笑着解释,目光柔和地看向这个憨厚的大汉,“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订单的多少,随时增减用车数量。”
韩峰坐在左手边,一边捻着胡须一边思索。片刻后,他抬起头:“那固定的部分,是不是要长期租用马车?这笔开销可不小。”
“不租。”柳芸摇头,指尖在账册上划过一行数字,“我们要买。而且全部选用马车,因为马匹耐力好,速度快,特别适合长途运输。”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众人:“至于短途运输,我家的牛车可以租给厂里使用,日常采买足够了。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
韩松原本靠在墙边,听到这里立刻坐直了身子,眼睛里闪烁着兴奋:“那咱们得买多少辆马车?”作为运输负责人,他对这个问题最为关心。
对于这些从未出过远门的村民来说,跨县运输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她放缓语气:“我会亲自带队完成第一批订单的运送。”
话音刚落,明显看到韩松和韩壮紧绷的肩膀放松下来。屋内的气氛也随之轻松了几分。
“灵翼书箱体积较大,普通车厢装不了太多。”柳芸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图纸前,“我们需要定制带拖斗的马车,这样能提高装载量。”
她指着图纸上的设计细节:“这种改良后的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