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你们这些小猴子,赶紧把牛儿赶回去吧,天都快黑了。”
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应着,赶着牛群渐渐远去。韩大禄望着他们的背影,不禁想起自己的儿子小时候也是这般调皮。
如今儿子已经中了秀才,马上就要回来了。
这些日子,村里人谈论最多的就是韩顺考中秀才的消息。每每提起,韩大禄都忍不住挺直了腰板。
不过,看到路上越来越多的流民,他又不免为儿子的归途担忧。
好在墨具厂一直和柳芸保持着联系。韩木匠这几日忙着接收从府城运来的木料,看样子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想到这里,韩大禄的心稍稍安定了些。
忽然,远处传来马车轮滚动的声响。韩大禄猛地抬头,眯着眼仔细辨认,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站在墨具厂门口的韩木匠也听到了动静。
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拍了拍身上的木屑,快步走到门口张望。虽然早就收到信知道柳芸约莫这两日要到家,但真听到马车声时,他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暮色渐浓,墨具厂牌楼前挂着的两串长长的灯笼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灯光映照下,整个院子都笼罩在一片温馨祥和的氛围中。
马车渐渐驶近,三郎和四娘从车厢里探出头来,兴奋地大喊:“福阿爷!福阿爷!”
二郎趴在车窗上,一脸狐疑:“你们怎么一眼就认出是福阿爷?”
三郎得意地扬起小脸:“福阿爷肚子鼓鼓的,像个大皮球,谁都认得出来!”这话引得车上众人哄堂大笑。
村里能养出这么大肚子的,也就只有韩大禄家了。这是村里小孩子们都知道的“秘密”。
听到孩子们的呼喊,韩顺激动地从马车里钻了出来。韩大禄见状,忙不迭地挥手,眼眶有些发热。
他明明想冲上前去,却还要故作镇定,伫立原处望着孩子奔来。
“爹!”韩顺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父亲跟前。
韩大禄先是上下打量一番,见儿子没少胳膊少腿,这才板起脸来:“都是秀才了,咋还像个愣头青一样冒失?车还未停就急忙跃下,真是的。”
话虽如此,但他的眼角眉梢都写满了喜悦。科考的结果早已随着柳芸的信传到了村里,最惊喜的时刻韩大禄一家已经提前体验过了。
这会儿再瞧孩子,他只想确认这一路上是否安全,面容是否清减了。
韩木匠看着韩大禄这副想关心又要端架子的模样,不禁莞尔。
他朝前迎了几步,目光落在柳芸身上:“你总算归来了!再不来,我都快累趴下了。”见到柳芸的第一面,韩木匠就打开了话匣子。
他絮絮叨叨地说起这些日子的辛苦:“整个墨具厂就我一个人懂全部流程,又要招工,又要培训新人。那些新来的工人手脚都不利索,我得手把手地教。还有从府城运来的木料,质量参差不齐,得一批批检查......”
柳芸赶紧抬手打断他:“且慢提这事。等我回家安顿好,立马来找你。往后还有许多活计等着咱们忙活。”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当然,好处定然令你欢喜。”
韩木匠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柳芸疲惫的神色,只好作罢:“快回家去吧。收拾妥当就赶紧来作坊,村正和族长还有要事相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