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还得遇到多少事情呢。
夜色渐深,客栈里陆续有了人声。店小二端着酒菜来回穿梭,香气四溢。
隔壁桌坐着几个商人,正在高声谈论着最近的行情。“听说前面那个镇子又遭了匪患,损失不小。”
“可不是嘛,这年头做买卖越发艰难了。”
“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柳芸听着这些议论,眉头微微蹙起。她看了看身边的孩子们,又瞥了眼院子里仍在忙碌的顺子,心中五味杂陈。
夜幕完全降临时,一家人总算吃完了晚饭。虽然价格贵了些,但好在味道尚可。
柳芸让孩子们早些休息,自己则坐在房间里,借着昏暗的烛光清点盘缠。铜钱叮当作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她仔细计算着,脸上神色越发凝重。这一路上花销不小,若再遇上什么意外,恐怕会很是棘手。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宁静。紧接着是一阵喧哗声,似乎有什么人匆匆赶到。
柳芸起身走到窗边,掀开帘子往外看去。只见几个骑马的人影在月光下晃动,正在和店家说着什么。
夜幕降临,客栈里渐渐安静下来。
今天的路虽然难走,但一家人在一起,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看着已经熟睡的孩子们。
四娘在睡梦中还在微笑,大概是做了什么好梦。柳芸帮她掖了掖被角,心里涌上一股暖意。隔壁传来韩宇的呼噜声,粗重却有节奏。
柳芸摇摇头,这个男人,白天逞强,晚上倒睡得比谁都香。
次日,柳芸端着碗面站在客栈门口,看着数量华贵的马车感叹道:这世道人与人的差距便是这般吧。
原来昨晚,这小小的客栈一夜间竟住满了这么多锦衣玉食的考生。
她转头看向不远处的韩顺,只见他正坐在一棵老槐树下,手里捧着一本破旧的书册,眉头紧锁得能夹死一只蚊子。
“韩顺,”柳芸喊道,“过来吃面。”
韩顺抬头看了她一眼,摇摇头:“我不饿。”他的目光又落回书本上,手指在纸页上来回摩挲,仿佛要把每个字都刻进骨子里般。
柳芸走到他身边,蹲下身子。槐树的阴影落在她的脸上,斑驳陆离:“怎么,你也被那些富家子弟吓到了?”
韩顺苦笑一声,合上书本:“秦姐,你说我们真的有希望吗?”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迷茫,“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请了最好的先生...”
“有没有希望,试过才知道。”柳芸拍了拍他的肩膀,“至少,我们已经走到这里了。”
韩顺沉默片刻,终于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已经走到这里了。”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大郎和二郎正在追逐一只蝴蝶,三郎和四郎则靠在车轮旁打盹。清晨的阳光洒在他们稚嫩的脸庞上,映出一片金黄。
柳芸又给自己盛了一碗面,坐在火堆旁慢慢吃着。
面条已经有些凉了,但她并不在意。她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山峦上。
吃过午饭,一行人继续上路。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