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心里却泛起一丝酸涩。
“爹爹,这个字怎么读?”四娘举着书本问道,小手指着一个偏旁复杂的字。“问你娘去。”韩宇装模作样地咳嗽两声,转头望向远处的田野,假装没看见女儿求助的眼神。
柳芸接过缰绳,示意韩宇进去教导孩子。
看着他不情不愿的样子,她心里暖暖的。
虽然丈夫不识几个字,但对孩子们的教育却从未阻拦,反而处处支持。
这一路三百余里,她已经计划好了每天的行程。
虽然带着孩子会慢些,但时间还算充裕。路边的农田里,农人们正在收割麻丝。
远处的晒场上,白色的麻丝随风飘荡,像极了她儿时记忆中的场景。“阿娘,那是什么?”四娘又探出头来,好奇地指着晒场。
柳芸耐心地解释着麻丝的用途和制作过程,从播种到收获,从浸泡到晾晒,事无巨细地讲给孩子们听。
她的声音轻柔,仿佛在讲一个动人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神,就连一向坐不住的三郎也竖起了耳朵。
马车驶过一片竹林,清脆的鸟鸣声从林间传来。
柳芸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该找个地方歇脚了。
她取出地图仔细查看,前方不远处就有一个小镇。
“韩顺哥,”她提高声音喊道,“前面有个澄溪镇,我们在那里歇息如何?”
韩顺点点头:“也好,我听说那里有家面馆不错,可以让孩子们尝尝。”
话音刚落,车厢里就响起一阵欢呼声。
柳芸无奈地摇摇头,这些孩子,一说到吃就来精神。
马车继续向前,道路两旁的景色渐渐热闹起来。
农舍、茶寮、小摊贩接连出现,远处隐约可见镇子的轮廓。
柳芸握紧缰绳,心中暗暗期待着这次府试。
不知不觉间,第一天的旅程已经过半。
夕阳的余晖洒在官道上,为这个普通的春日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
澄溪镇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柳芸找了个僻静的客栈停下,打发韩宇去安顿马匹。她领着孩子们走进客栈,掌柜的热情地迎了上来。
“几位客官,住店还是用餐?”掌柜的搓着手问道。
“都要。”柳芸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钱袋,“要两间上房,再准备些饭菜。”
掌柜的接过钱袋,笑容更加热切:“客官稍等,小二,快带几位贵客上楼。”
一个机灵的小二立刻领着他们上了二楼。
柳芸安顿好孩子们,又叮嘱他们不要乱跑,这才下楼去找韩宇。
客栈后院里,韩宇正在给马匹喂料。
看到柳芸过来,他擦了擦手上的草屑:“孩子们安顿好了?”
“嗯。”柳芸点点头,靠在廊柱上,“你说,我们这样带着孩子去府城,是不是太冒险了?”韩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既然决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