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从未有过这样的见识,这是他们走出这个小村庄的第一步。
次日一早,晨光熹微,柳芸就带着三郎四娘去了家塾。
韦夫子正在整理书简,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这么早?”
“夫子。”柳芸福了福身,脸上带着几分哀戚,“家中姑祖母去世,需得去府城奔丧。”她递上一封信,声音低沉。
韦夫子接过信看了看,叹了口气:“既是为尽孝道,准了吧。不过也要记得温习功课。”
三郎四娘强忍着笑意,低着头应是。他们还从未见过阿娘这般说谎,心里既紧张又觉得有趣。
另一边,韩宇也用同样的理由在沈夫子那里为大郎二郎请了假。
回家路上,四娘忍不住问:“阿娘,说谎是不对的,为什么我们要骗夫子?”她小脸上写满了困惑。
柳芸蹲下身,与女儿平视:“有时候,一个善意的谎言,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她轻声解释,“就像冬天里,即便再冷,娘也会说“不冷“,这样你们才能安心读书,对不对?”
四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还是觉得有些疑惑。
回到家中,柳芸开始张罗准备行李。她将几件干净的衣裳叠好,又准备了些干粮和水囊。
院子里的几只鸡,养了一年多,个头都不小。它们在院子里悠闲地踱步,时不时啄几下地上的米粒。
“要不杀了带路上?”韩宇建议道,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芒。他已经想象到香喷喷的鸡肉的味道了。
“先问问三郎四娘的意见。”柳芸说。这几只鸡可是三郎四娘的宝贝,若是他们舍不得,那就另想办法。
没想到四娘一听就双眼放光:“我要吃鸡腿!”她拍着小手,兴奋地说道。
三郎虽然有些不舍,但看到妹妹期待的样子,也点了点头:“那就杀吧,反正它们也长得够大了。”
于是,一家人干脆把大院的人都叫来,一起分享这顿饯行宴。院子里很快就飘起了诱人的香气,引得邻居们都探头张望。
“你们当真要去府城?”韩老汉端着碗,喝着热气腾腾的鸡汤,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在他的印象里,村里人一辈子都难得出一趟远门。
“是啊,让孩子们见见世面也好。”柳芸笑道,给老人添了些汤。
郑氏和穆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一趟下来,没个八两银子打底,怎么够?但看着柳芸胸有成竹的样子,她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夜深了,柳芸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夏夜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吹散了白天的燥热。
明天一早,他们就要启程了。
柳芸回到房间,将装银子的荷包又检查了一遍,确保一切妥当。
床上,四娘已经睡熟了,小脸上还带着笑意,想必是在做着关于府城的美梦吧。
柳芸轻轻为她掖好被角,在她额头上落下一个轻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