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她轻手轻脚地走到厨房,准备给孩子们做些点心。锅里还留着早上的粥,她添了些水热了热。灶台上的酸菜肉沫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柳芸将菜倒进粥里,搅拌均匀。香气四溢,引得孩子们纷纷探头张望。
“阿娘。“四娘软糯的声音响起。
柳芸回头,只见小姑娘眼中满是期待。她蹲下身,轻抚四娘的发丝,“怎么了?“
四娘指了指桌上的纸,“我们在学写名字呢。“
柳芸走过去,只见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她不禁莞尔,“写得不错。“
大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把阿娘你取的名字都告诉他们了。“
柳芸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学做肥皂?“
孩子们面面相觑,不明白肥皂是什么。
“就是洗衣服洗澡用的东西。“柳芸解释道。
大郎眼睛一亮,“是杂货铺里卖的那种皂粉吗?“
“差不多,不过我们自己做的更好。“柳芸笑着说。
她开始安排任务,孩子们兴奋地行动起来。大郎找来盆和纱布,二郎拿来河蚌壳。三郎和四娘跑去买粗盐,一路叽叽喳喳。
柳芸生火熬猪油,香气很快弥漫整个院子。孩子们围在厨房门口,好奇地看着。
“阿娘,这是在做什么?“三郎眨着大眼睛问。
柳芸耐心解释,“我们先要把猪油熬出来,然后加入草木灰和蚌壳粉制成的碱水。“
“碱水是什么?“四娘歪着头问。
“就是把草木灰和水煮开,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柳芸一边说一边操作。
熬出的油渣成了美味的零食,大家边干活边吃,气氛热闹而温馨。
一天很快过去,柳芸和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次日,当猪油和碱水混合,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阿娘,它变稠了!“二郎惊呼。
柳芸微笑不语,继续搅拌。渐渐地,液体变成了白色的膏状物。
“这就是肥皂吗?“大郎好奇地问。
柳芸点点头,“还需要晾干一段时间。“
她将做好的肥皂装进竹筒,挂在通风处。四娘仰着小脸,有些失望,“要等多久呀?“
“一个月左右。“柳芸摸摸她的头,“好东西要慢慢来。“
秋雨绵绵,寒意刺骨。柳芸从混沌中醒来,下意识裹紧被褥,庆幸昨夜未将肥皂挂于走廊。若经风雨洗礼,三日心血恐将付诸东流。
雨势渐小,天色阴沉。推门而出,冷风扑面,应了那句“一场秋雨一场寒“。九月已过半,今日十五,该发放上月工钱。
柳芸换上厚实棉衣,带着账本和银子赶往工坊。半月未至,但有韩木匠在,一切井井有条。工人们见她夹着账本而来,眼中闪过期待之色。
“韩木匠,这半月可有什么变故?“柳芸问道,目光扫过账本。
韩木匠摇头,“一切如常,夫人放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