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时、浅薄的多巴胺刺激中。
人们刷着手机,在虚拟的热闹和短暂的欢愉中,
像鸵鸟般将头埋入沙丘,逃避对未来的恐惧和对不堪回过去的审视。
“活在当下,及时行乐”
成为全球热搜词。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重要的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生活总要继续!”
这些话语成为自上而下、弥漫于社会各阶层的咒语。
悲伤、愤怒、困惑、乃至对未知的敬畏,都被贴上“负面情绪”
、“不合时宜”
的标签,要求个体进行“自我消化”
或寻求“专业疏导”
。
心理咨询热线被打爆,但更多的痛苦被压抑、被内化,成为社会肌体下沉默的脓肿。
可饶是如此,也无法挽救人们心中悲观绝望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