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对于炮兵,他更是亲自上手,微调炮位,讲解更先进的间接瞄准和弹道计算技巧。
他带来的不仅是新战术,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底气——团座连这个都懂!而且比谁都厉害!
整个第一团的训练热情被彻底点燃。加上“体能强化剂”的暗中生效,士兵们明显感觉体力更充沛,反应更快,训练效果事半功倍。陈阳的威望在士兵心中达到了顶点。
与此同时,陈阳以加强防御为名,开始了一系列超前部署:
1. 坑道与反斜面工事: 他抽调一个连,秘密在乌龙山主阵地后方开挖反斜面坑道和防炮洞,要求必须能抵御150mm重炮轰击。士兵们不解,但坚决执行。
2. 诡雷与陷阱: 他派出侦察排,在日军可能的进攻路线上,特别是植被茂密处和洼地,大量布设诡雷和竹签陷阱,并将布置点详细记录,防止误伤自己人。
3. 疏散演练: 他甚至以小规模演习的名义,组织团部非战斗人员和附近少数村民进行了几次简单的疏散隐蔽演练。
4. 情报网: 他派出手下最机灵的兵,化装成农民或小贩,前出至句容、汤山方向,密切监视一切异常动静,建立早期预警体系。
每一天,乌龙山的防御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坚固和致命。
陈阳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蚁,拼命为即将到来的风暴积蓄着力量。
金陵,教导总队部。
桂永清拿着陈阳那份报告,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将其放在了呈送给委员长的一摞文件的最下面。
他觉得报告内容太过“惊世骇俗”,断言日军必攻金陵且能打到金陵,这在上层看来或许是动摇军心。
况且,大规模调整布防、疏散百姓,牵涉太广,绝非易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最终选择了官僚最常用的方式——拖和压。
桂永清只是打了个电话给陈阳,含糊地表示:
“报告已阅,颇有见地,已酌情上呈,尔部仍需恪尽职守,严守防区,勿再节外生枝。”
陈阳接到电话,心中冷笑。果然如此。他本就没抱太大希望,一切还得靠自己。
江对岸,日军某师团指挥部。
一份损失侦察艇的报告被送了上来!
“八嘎!乌龙山要塞!支那军竟然敢主动开火!”
一名大佐军官愤怒地一拍桌子。
“根据航空侦察照片显示,乌龙山支那军的活动近日异常频繁,工事似乎在加固。
守军指挥官是一名叫做陈阳的团长,黄埔毕业,此前并无特别之处。”
参谋官汇报 “陈阳?”大佐眼中闪过寒光,“命令情报部门,重点搜集这个陈阳和他部队的情报!
“帝国皇军的威严,不容挑衅!乌龙山,将是帝国军队进攻金陵时,第一个要碾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