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世界上就没有哪部电影的宣传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就连《泰坦尼克号》都比不上,说一句全民皆知也不为过。
论特效,同类型的灾难片,很难说《2012》就比《末日崩塌》优秀多少。
都是特效大片,《2012》的灾难类型除了地震外,还有海啸,但故事上可能还不如《末日崩塌》精彩。
《2012》弱化了个人视角,全是宏观视角,人类命运共同体。
《末日崩塌》则全是个人视角,救老婆,就女儿。
相比之下,后者更容易引起共鸣。
如果可以选,张辰更愿意拍摄《末日崩塌》。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2012》。
原因有两个:
一是程龙。
《飓风营救》不选他,是因为他和小龙女的事和电影人设不符。
《末日崩塌》也是一样的剧情,父亲救女儿。
人设照样不符。
二则是因为玛雅预言。
张辰很固执的认为,《2012》如果只是一部普通的讲述地震海啸的灾难片,票房绝对超不过5亿。
和《末日崩塌》差不多。
但最终人家的全球票房是7.9亿,那么剩下的2.9亿哪来的,绝对和玛雅预言脱不了关系。
至于罗拉·艾默里奇灾难片大师的名号在里面有多大作用,张辰认为最多5000万。
所以,“2012”这个坑必须占。
张辰昨晚就查了不少资料,关于‘2012末日假说’的,第一次被提出是在美国作家约翰梅杰詹金斯的书里。
他认为玛雅长历法结束日(2012年冬至)与银河对齐现象结合,可能引发文明变革。
这一观点将古代玛雅智慧与现代天文现象结合,吸引了西方读者对神秘主义的兴趣。
其实玛雅历法中的“长历法”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末日预言。
玛雅预言是古代中美洲玛雅文明关于时间周期和宇宙循环的一种预言体系,人家说的是周期的结束。
“长历法”以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为起点,每5125年为一个大周期。
2012年12月21日(冬至)被认为是这一周期的结束,同时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
玛雅文献(如《德累斯顿抄本》)中根本就没有关于‘末日’的记载,而是强调周期结束后的重生与转变。
然后这个‘周期结束’就被错误解读了。
这还要多亏了美国那些喜欢兴风作浪的媒体。
c、福克斯新闻等媒体曾报道玛雅预言相关话题,部分节目将其包装为“科学未解之谜”,加剧公众焦虑。
为了流量与关注度,所有的媒体都在大肆炒作‘2012世界末日’这个概念。
标准的没有新闻,就制造新闻。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