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就尽量减少电路化的东西,功能都采用开关或者插头的方式来呈现……”
“驾驶舱如果想要完全表现真实,那最好的方案就是造一个真的,让他真的能动起来。
并且我建议将他的底座也整体做成一个液压装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模拟机甲在战斗过程中驾驶室的颠簸和摇晃。”
“但人员的贴身装甲,我建议还是做的精巧一些,毕竟是链接神经元的,而且你说过,突破这个技术的是美国人~”
张辰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转眼间已经有了个雏形。
原来他们刚才商量的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怎么行的问题。
实现从一开始就不是难题。
“既然没有难度,能不能先做一版出来,看看是什么样子?”
概念图终归是概念图,里面的结构在实际建造过程中未必能一比一还原。
最终形态还是要以实物为主,只要总体风格是相近的就可以。
张辰从不相信这玩意能一劳永逸,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
那么早点做出来就很重要。
很多东西,存在于设想之中和实际能摸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可以。”
“需要多长时间?”
几人又互相商量了一下,最终有人说道:“半个月吧,所有的材料都需要从外面订购,所以才需要半个月,如果材料都是现成的,那还可以更快。”
张辰听的出来他们语气里的自信,似乎这玩意做起来真的没什么难的。
“可以,有什么问题,需要协调的,一律找郭凡,他会帮你们解决。”
模型小组开工的这几天,张辰也没闲着,给华纳预留的25%的份额他只要了15%,剩下的10%需要有人补上。
张辰直接找来了万达和光线。
王常田之前就对股份有想法,只不过因为动手晚了,没抢到,现在有多余的,张辰当然要优先他。
至于万达,人家毕竟是院线,而且这两年发展迅速,张辰也乐的做个人情。
万般事情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媒体上却突然刮起一股妖风。
有媒体报道,张辰早已经偷偷回国,疑似合作失败,国内首部科幻片恐成空穴来风~
配图正是那天郭凡在机场接机的画面,应该是狗仔拍到的。
这则新闻一出,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之前华谊奚落张辰拍科幻是哗众取宠,张辰回击对方根本不懂科幻,给王忠磊臊的够呛。
媒体再想去找张辰架秧子的时候却被告知,张辰去好莱坞了。
干什么去了?
当然是去谈合作去了。
八个亿成本的科幻片啊,必须得全球发行才能收回成本。
人们的心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都等着张辰凯旋的消息。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