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自己往里面看了一眼,主位上的人都记下来了,
可贾母听得有些异样,凝了凝眉,
说道:
“老二,此事不简单啊,幸好你上礼的时候,留了心眼,用的是工部员外郎的名义,文官那边,牵扯众多,你说的这些人,都曾经是李党中坚人物,”
面上做出回忆之色,少顷,叹了一口气,太上皇那时候,内阁朝廷,还不是李首辅一人撑着,
“那时候,北边儿吃了败仗,边军大败,你父亲还在的时候,国公爷在五军都督府经常彻夜未归,忙得脚不沾地的处理公务,皆是因为太上皇御驾亲征,在边关决战败了,神京城中,就是闹得沸沸扬扬,流言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二十万大军全折北边儿了,有说整个关外都丢了,还有说号召天下上京勤王的……总之,京里一片兵马慌乱的,国公爷偶尔回来,脸上也是阴云密布,一个人关在书房里唉声叹气。”
贾政闻言,瞳孔微凝,这些事,他还依稀有着印象,父亲那些这日子坐立不安。
在关外吃了败仗的太上皇,还没回京,京城的谣言已是满城风雨,群情汹汹,而当时的监国太子,自是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各方势力的目光。
想起来了,
那时候,就有文官蠢蠢欲动,随着京城传出一些太上皇已遭不测的流言,不知是哪些人鼓动,有文武百官上疏让太子践祚。
一时间,
朝野震动,天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