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80章:新火旧柴与天下棋局

第80章:新火旧柴与天下棋局(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混沌道祖 水滸开局在阳穀县当都头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囂张的张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惊悚:我打造了异轨收容会 香村医仙 大明掘墓人 红楼之平阳赋 封神我是萧升 大明边军

    “雷霆峡”那盏划破夜空的电弧探照灯,其意义远不止于照明。它像一个巨大的宣告,将“格物”的力量具象化地烙印在西秦每一个子民的心中,也深刻地开始重塑这片土地的社会肌理。

    工业化进程如同一台巨大的搅拌机,将西秦相对简单的社会结构搅动得波澜起伏。

    最显著的变化是 “工徒”与“匠户”地位的跃升。以往,匠人虽有一技之长,但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多依附于官府或贵族。如今,格物院及其下属的各大工坊、矿山、建设工地,成为了吸纳人口和改变命运的巨大熔炉。熟练掌握新式机械操作、能看懂简单图纸、甚至能提出技术改进的“工徒”,其薪酬和待遇远超普通农户,甚至堪比一些低阶官吏。一种基于技术能力而非土地或血缘的新兴身份认同,开始在这些人中间萌芽。

    李默顺势推行 “工格等级制” ,将技术工人按照技能水平、贡献和创新,划分为“学徒”、“匠人”、“匠师”、“大匠宗”等等级,与薪酬、待遇乃至部分政治权利(如参与工坊管理评议)挂钩。这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学习技术的热情,各类夜校、技术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变革也伴随着阵痛。

    城乡迁移与流民问题: 巨大的用工需求吸引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宣威城、西都、烈焰堡等工业中心。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带来了住房紧张、卫生恶化、物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农村则面临劳动力流失,传统农业受到冲击。

    早期劳资矛盾: 在矿山和某些劳动密集型工坊,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简陋的安全条件,以及部分工头粗暴的管理方式,引发了最初的怠工、抗议甚至小规模骚乱。

    观念冲突: 一些传统的儒生和旧贵族,对这股“重利轻义”、“奇技淫巧”的风气深感不安,私下批评这是“礼崩乐坏”之始,与扶苏殿下倡导的仁政背道而驰。

    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李默与扶苏、蒙恬及文官系统进行了多次磋商。他们意识到,纯粹的法家严刑峻法或儒家的道德说教都无法完全应对。最终,在李默的建议下,西秦开始尝试建立一套粗糙的工坊管理规章和基础劳动保障(规定最低工作年龄、最长工时、工伤抚恤雏形),并设立“市令”机构管理城市秩序。同时,扶苏也强调“格物利民”,要求格物院研发的农业机械(改进的曲辕犁、风力提水机)需优先、廉价供应农村,以稳定农业根基。

    社会在撕裂与融合中,蹒跚地走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社会结构的变革,同样深刻地反映在军队之中。

    蒙恬敏锐地抓住了工业化的契机,对西秦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以往那种以冷兵器为主、辅以少量火器的混合模式被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以火器为核心,强调火力、机动与工程保障相结合的新式陆军。

    “神机军”的扩编与专业化: 神机营从最初的几千人扩编至两万余人,成为绝对主力。他们全面换装标准化生产的 “破军二型”后装步枪(射速、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并开始批量装备连发版本的 “迅雷三型”骑枪 以及更为轻便可靠的 “霹雳”式轻型野战炮(口径统一,使用金属定装弹药,射速和精度远超“震旦二型”)。

    新兵种的出现: 成立了专业的 “炮兵团” ,集中使用和使用重型攻城炮和即将问世的新型火炮(基于内燃机原理正在研发的自行火炮概念)。“工程兵团” 的地位空前提高,他们负责架桥、修路、构筑工事、布置地雷、甚至操作小型发电设备为前线提供照明和电力。

    后勤革命: 标准化马拉轨道开始向边境延伸,极大地提升了物资转运效率。格物院还在研发基于蒸汽机或改进内燃机的 “铁马”,虽然距离实用尚远,但已指明了方向。

    战术革新: 蒙恬与王焕等将领,结合新式武器的性能,开始演练全新的线列战术、散兵线战术、以及步、炮、工、骑的协同作战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匪殿下 这个书生有点凶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蒲剧 藏钟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