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到底是谁?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到底是谁?(1 / 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北欧,家父洛基! 我成神不是为了去死的 痞子当官:村长,你夫人在我手上 世上最强的人,居然是个萝莉?! 宿缘之命运 杀驸马(双重生丶1v1丶追夫丶小黑屋) 尼罗河之奴:宿敌的炽热囚笼 南风和金色麦草 你的外卖有点毒 纵情

    第111章到底是谁?

    朱由校继续说:「沉下心是好事,可沉下心越久越容易落到桔里。

    儒理之学,你们沉下心钻研了上千年,钻研出救国济世的良方了吗?

    要朕说,来来回回就是那麽一套,说破天就是那麽几句话,那麽虚无缥缈的一点道理。

    偏偏这几句话,从靖康之耻说到崖山之变。跟前元鞑子皇帝们这麽说,对我朝太祖皇帝也这麽说。

    一脉相承,忽悠到底,你们是一点都不变。

    现在眼见国事维艰,辽东崩坏,你们还是这样说,你们不累,朕都觉得累。

    大明必须换个活法,否则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朱由校这番措辞尖锐的话说得黄尊素坐立不安。

    黄宗羲听到却异常兴奋,跃跃欲试,屁股越扭越来劲。

    虽然里面有些观点黄宗羲并不赞同,但是不同寻常的批判和尖锐,却正中处在叛逆时期少年的下怀。

    察觉黄宗羲的异常,朱由校又看了他儿眼。

    东林党在历史上名声很好,除了自己各个能说会道,会写书留传记,善于包装之外,也跟这位黄宗羲有着很大关系。

    满清定鼎中原后,开始修《明史》,当时清廷屡次派人来请这位名满天下丶浙江史学开创者丶

    海内公认史学大家的大儒。

    黄宗羲坚辞不去,却派了儿子黄百家和弟子万斯同等人入京修史,并将家传的更学札记《大事记》与自己的史学着作《三史钞》相赠,以备所需。

    黄百家丶万斯同等人修《明史》时,与黄宗羲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许多大事都以他的意见为准。

    黄宗羲原意是防止清廷胡乱编写明史,抹黑明朝,但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自己的意见。

    在历史上,其父黄尊素身为东林党大佬,在魏忠贤等阉党派人抓他时,知道事不可为,乾脆自杀。

    黄宗羲肯定要把东林党描写得无比光辉,要不然自己老爹不白死了吗?

    张廷玉领衔《明史》总裁官,只是负责审查,一直修编到乾隆年间,呈给乾隆钦定刊行。

    乾隆和张廷玉站在清廷的立场上,也愿意大力褒扬东林党。

    这麽好的一群东林党,为国为民,却被明朝皇帝连同阉人打压迫害,看来大清取代前明,真是天命所归。

    至于在明亡时,少部分东林党人如史可法等奋力抗争;部分东林党哀叹悲愤,却束手无措,只能归隐避世;大部分水太凉的东林党人踊跃地降清,在满清维持政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情况就一笔带过,春秋笔法。

    黄宗羲丶顾炎武,还有一个王夫之,这三位是历史上明末清初,局势动荡,苦苦反思明亡原因后崛起的思想家,深深影响着后世中国文人。

    说实话,朱由校还是朱友霄时,只顾着网络键政,地图开疆,对这三位思想家了解得不多。

    只记得黄宗羲说了「皇帝才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喊出了「天下兴亡丶匹夫有责」。

    (朱由校不知道的是,这句话是后人提炼的,原句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至于王夫之,不好意思,他一直认为跟王船山是两个人,只是傻傻的分不清哪个是明朝的,哪个是清朝的...

    现在朱由校却惊喜地发现,他们居然都好年轻啊,最大的黄宗羲都才十五六岁。

 &nb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破怨师 灭世魔龙三岁半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背欺里火宿 九娘 不学鸳鸯老 回到汉朝当大佬 火烧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