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讨论起沈予欢要资助陈丫妮和陈三柱上大学的事:
沈予欢当真要资助陈丫妮跟陈三柱去上大学啊?谁说的?
村长自己说的,还能有假?要不是真的,你说陈丫妮跟陈三柱为什么要去给他二叔二婶干活?
天呐,那沈予欢也太好了吧,村长他们以前对她也没有多好啊,村长自己家都过得艰难,物质上根本就帮助不到沈予欢什么,也就是在有人背后讲她坏话的时候帮着说几句话,再关心几句了,就这样沈予欢就要供他的两个儿子女儿上大学?
所以说沈予欢这人真不错的,凡是对她释好的,不管是她的二哥二嫂、二叔二婶那一家,还是只是村长一家,她都尽力回报了。
那陈丫妮跟陈三柱还真是挺幸运的啊,托了村长的福了,可惜了大柱二柱那两对夫妻,当初要不是他们反对陈丫妮上大学,闹出那样的丑事,还直接分家了,没想到人家沈予欢直接把陈丫妮的学费给承包了过去,就连陈三柱都不需要他们自己供了,他们现在只怕肠子都悔青了吧?”
“哈哈哈哈哈笑死人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以后要是丫妮跟三柱当真上大学有出息,他们可指望不上这弟弟妹妹了。
那这么说的话,沈予欢他爸妈岂不是更后悔?沈予欢明明是他们的亲生女儿,结果现在有出息了,他们沾不到半点光,就连陈丫妮跟陈三柱想要报恩沈予欢的恩,都没去帮他们干活,反倒去帮了沈予欢的二叔二婶!
沈予明和林珍珍去京市后,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
沈父沈母住在县城,一家子人吃喝拉撒都要花钱,以前还能回来偷偷拿沈予明和林珍珍种的粮食,现在沈予明和林珍珍去了京市,他们拿不到了。
他们本质还是很“节俭”的,让他们花那么多钱买粮食他们可舍不得,所以即便县城离乡下并不算特别近,他们还是宁愿奔波回来种一些不需要常打理的作物,比如土豆、红薯之类的。
现在到了农忙的时候,他们种的作物自然也可以收获了。
因感恩沈予欢、想要报答她的陈丫妮和陈三柱没有去帮沈予欢的亲爹亲妈沈父沈母,反倒去帮了沈二叔沈二婶,引起了不少人对沈父沈母的嘲笑。
不知道的还以为沈予欢是她二叔二婶的女儿呢,做父母做到这份上也真是绝了。
……村里原本还有些人站在沈父沈母那边、觉得不管怎么说、沈父沈母都是生养了沈予欢,沈予欢作为女儿不该对父母如此绝情。
但经过这么一遭,现在基本也没人站在沈父沈母这边了。
于是等沈父沈母回来把他们种的粮食收回去的时候,就感受到的都是周围人投来的异样眼光,以及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闲言碎语。
稍微一打听,他们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了,把他们给气得够呛,地里的粮食都不收了,怒气冲冲地掉头回了县城。
一路上,沈母像疯了一样不停地骂沈予欢:
“……我早说过她就是个白眼狼赔钱货,还真是没说过啊,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生了她,当初生下她的时候怎么就没直接把她掐死?”
“……有那么多钱,帮隔了一层的堂弟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要供村长家的儿子女儿上学,就是不帮自己的爹妈、不帮自己的亲大哥!这种没良心的东西,迟早要遭天谴!”
“……我真是造孽,生了这么个有爹生有娘养却没良心的玩意儿!她怎么不去死?”
回到了宿舍楼,沈母的骂声也没停,惹得邻居们纷纷探头张望,一个个竖起耳朵听热闹。
起初大家还以为沈母是在骂王安悦,仔细一听才发现她骂的居然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个个都惊呆了。
哪有当妈的这样诅咒自己亲闺女的?
沈母越骂越起劲,沈父还像往常一样闷不吭声,一副既像赞同又像不赞同的样子。
两人似乎不在乎被人看了笑话,一路吵吵嚷嚷地走回家,刚要进门,差点撞上王安悦,两人猛地停住脚,才没碰着她。
王安悦现在怀孕六个月了,肚子已经很明显了。
她头胎要死要活的,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舒服,那时候沈母跟王安悦的关系还没有那么糟糕,还是沈母伺候的她怀孕和坐月子。
这一胎因为要跟王家姓的缘故,沈母当然不会照顾王安悦,当起了甩手掌柜。
王安悦也不求她,她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