闱,为避嫌疑,绝不会让太子或任何有实权的皇子前来坐镇。
因为皇子们都有各自的门生故旧,他们一旦出现在考场,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解读为一种信号,极易引发党争和非议。
可今天,不光太子来了,连常年领兵的大皇子,甚至年幼的三皇子都来了。
再看那旁边空着的一张椅子,显然是给二皇子留的。
【这是……皇家要亲自下场,为范贤那小子撑腰,肃清舞弊?】
郭争脑中一片轰鸣,不敢再往下想。
他已经待了好一会儿了。
郭争连忙收敛心神,快步上前,对着棚内躬身行礼。
“臣,礼部尚书郭争,拜见太子殿下,大殿下,三殿下。”
太子温和地抬了抬手。
“郭大人不必多礼。”
“你才是此次春闱的主考官,我们兄弟几个,不过是奉父皇之命,前来凑个热闹。”
郭争哪敢当真,连忙再次躬身。
“殿下言重了。”
“有范贤大人在此尽职尽责,臣这个主考官,清闲得很。”
他嘴上客气,心里却在疯狂吐槽。
【何止是清闲,简直是多余!】
这时,太子看到了郭争身后那个背着画板的人。
“郭大人,你身后这位是……”
郭争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瞬间堆满了笑意。
【总不能说我是来作秀,找人给自已画肖像的吧?】
不愧是官场老油条,他脑子一转,说辞张口就来。
“回殿下的话。”
“臣听闻太子殿下与两位皇子殿下亲临春闱坐镇,誓要还天下学子一个朗朗乾坤。”
“此等胸襟,此等盛举,实乃我大庆开国以来,千古未有之佳话!”
“臣……感念圣恩,感念几位殿下的拳拳爱才之心。”
“特意请来京中最好的画师,想要将这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
“为殿下们立传,为我大庆留下一段不朽的丹青史话!”
太子听完,脸上的笑容愈发真诚。
【这个郭争,倒是个会说话的。】
【为我等立传?记录丹青史话?】
【妙啊!此事若能画成,将来挂于东宫,岂不时时提醒众人,本宫乃是心怀天下,力主革新科举之第一人?】
【父皇看到了,定然也会赞许我的担当。】
太子心中大为愉悦,当即拍板。
“郭大人的想法很好。”
“准了。”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
“对了,让画师给二哥也留个位置。”
“此次盛举,二哥本也该来的,只是奉旨赈灾,分身乏术。”
“但这画上,不能少了他。”
“等二哥回京,再让他补上就是。”
郭争立刻应声。
“殿下仁厚,兄弟情深,臣,这就去安排。”
说罢,他转身走向画师,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