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第304章 朱皇帝美梦成真

第304章 朱皇帝美梦成真(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离婚六年,我成神医,你哭什么? 神女难传 四合院:收徒变强,我能百倍返还 完美世界之重瞳无敌路 斗罗:契约魂兽,吾乃御兽天尊 起猛了,夫人她好像手撕厉鬼了!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借阅诸天法,鼎镇天下仙 制霸异界的被动怪 1992:从养猪开始

朱由检做为当家人,看了陈子履的回呈题本,心中万分犹豫。

十几年来,大明外有建奴、内有流寇,年年打仗,花钱如流水。

国库空虚得厉害,实在腾不出钱来,于是除了山海关方向,九边军镇连年欠饷。

仅蓟镇、大同二镇,累年积欠就高达二百万两之巨。

其他军镇也差不多,每年能拿到三成饷银,就很不错了。

戍边总不能不吃饭吧,各军镇只好加倍盘剥军户,税租收到几十年之后。

这无疑是竭泽而渔。

军户纷纷逃亡,军屯连片荒芜,边军没了根基,又哪来的战力呢。

嘉靖万历年间,大明边军还压着蒙古人揍,如今连对付流寇都吃力,可见退化得多厉害。

反之,流寇得到逃兵补充,是越打越像样。

每每销声匿迹一阵,又突然冒出一支强军来。如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倘若官军一不小心战败,朝廷又要重新招募士兵,重建守军。

打造兵器甲胄、购买战马,样样都要花钱。

这正是越穷越输,越输越穷,每况愈下。

户部尚书毕自严是个理财能臣,开源节流、左右腾挪,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可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

今年毕自严请辞好几回了,直言心血用尽,窟窿却越来越大,实在干不下去。

朱由检做梦都在想着,天上能不能掉下来二千万两银子,好让他把亏空全都补上。

如此窘迫之下,陈子履忽然送回五十万两银子,无疑解了燃眉之急。

而有了这笔真金白银打底,整肃海贸的提议,似乎就很值得考虑了。

依谢三亲眼所见,一船不犯禁的货物,在扶桑竟能卖三四十万两银子。

一年有多少艘海船前往扶桑,至少几十艘吧。哪怕大船少、小船多,那也直奔四百万两去了。

这还只是前往扶桑一条航线,还有前往南洋的部分呢。

陈子履在题本里提到:

江南海船多半前往扶桑,闽粤海船多半前往南洋,两者规模大致相当。

整个大明合计,每年要卖出200-300万两货物,包括瓷器、丝绸、铁器、漆器、药材等等。

同时,拉回600-800万两白银。进出相减,每年利润高达500万两之巨。

海贸如此暴利,各地市舶司却只收到几万两,显然很不合理。

陈子履认为,朝廷应尽快整顿各省市舶司,推行新税法。

以每年一百万两为目标,征收商税、关税或者番舶抽分。

第一步就是在济州岛开埠、设关。

海船或在原省市舶司缴税,带着完税凭证到济州市舶司核验,无须重复交钱。

或者到了济州岛缴税,多征税额五成的“滞纳金”。

各省的完税凭证一式三联,统一由大内印制,全都带上票号,一船一票。

每年由大内下发市舶司,次年交回户部核验。

税银、完税凭证、核验记录交叉印证,有据可查,税银就不会凭空流失了。

朱由检第一次看到“一百万两”四个字,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这是税,不是一杆子买卖,每年都有,长做长有。

若真能干成,那就是除了田赋、辽饷之外,最大的财税收入。

收上二十年,就够他圆梦了。

然而大明万里海疆,涉及沿海省份的海防,还要整肃几个市舶司,牵一发而动全身。

兹事体大,不可以不慎重。

为了这事,朱由检问了内阁问六部,问了六部问群臣。

所得到的回应,大多抱着怀疑态度。

比如陈子履题本里说,货物销往扶桑有三倍利润,那为何按大明的行价收税呢。

这不是纵容奸商,吃大亏了吗。

又比如说,为了严查偷逃漏税,必须在济州岛设立水师,在长崎外海日夜巡航。

这支水师至少得两三千人,几十艘战船吧。

每年打造战船、支付军饷、修缮营房、壁垒和炮台,至少得十万两吧。

济州岛孤悬海外谁也不愿意去,多半要委屈天津水师官兵了。

天津水师留在那里,那天津就没兵了,是不是又要招募新军?

折腾来折腾去,万一还是收不上税,岂非空耗国帑,白忙一场?

况且济州岛孤悬海外,长久驻军,恐步皮岛后尘,有尾大不掉之嫌。

不过陈子履圣眷正浓,大家不敢骂的太过分,只说少傅太年轻,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态度最鲜明者,要数山海巡抚杨嗣昌。

杨嗣昌在奏疏里明确反对,认为无商不奸,尤其走私贩子,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三国之再世诸葛 娘子—媚乱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