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第234章 几百万两大生意

第234章 几百万两大生意(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离婚六年,我成神医,你哭什么? 神女难传 四合院:收徒变强,我能百倍返还 完美世界之重瞳无敌路 斗罗:契约魂兽,吾乃御兽天尊 起猛了,夫人她好像手撕厉鬼了!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借阅诸天法,鼎镇天下仙 制霸异界的被动怪 1992:从养猪开始

谜底揭开,贾辉便不再隐瞒,将来龙去脉细细道来。

约莫三四年前,全国各地的药行里,辽参渐渐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品相却越来越差。

按道理说,中医药方是很灵活的,大多数药材都可以更换。

如果某种药材太贵,便用药效相近的一种,或者几种药材代替。

退而求其次,效果一般不差多少。

偏偏辽参这味药比较特殊:

权贵讲究不问价格,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轻易不会改药方;

普通人用辽参,则多在救命的场合,硬着头皮也要讲究。

比如说,自家爹娘还剩一口气,是卖掉一亩地,咬紧牙关用呢?亦或改成党参、黄芪呢?

坚持不改药方,即便人没救活,孝心却尽到了;

改了,人没事还好,人死了事情就大了,就等着同村同族,或者街坊邻居戳脊梁骨吧。

有了这层考虑,哪怕最抠门的儿子,最苛刻的媳妇,也没有勇气在这个时候省钱。

于是乎人参是越吃越少,价格是越来越贵。

去年吴桥兵变,涨价的势头愈发不可收拾,直有一飞冲天之势。

今年广州的正经药行里,哪怕下等次品,每斤也要四十多两。

品相好的老参,甚至高达每斤五六十两,七八十两。

以前每斤几两银子的时候,小康之家还能吃着养生,如今不是豪门大户,根本就不敢随便吃。

价格高居不下,自然惹得宵小觊觎。

不知道是谁先想的,辽参、高丽参都是参,互相代替未尝不可。

于是市面出现了一种假参,色泽和真辽参几乎一样,样子也大差不差。

行家能看出来,这是高丽参伪装的假货,普通人却连参都没见过几面,当然没法分辨。

也不知道造假贩子是怎么炮制的,反正药性很接近,没听说吃出大事。

贾辉道:“很多药行还是要脸的,卖之前就和主顾说好了,这就是高丽参。主顾花少钱撑大面子,事后多半不会声张。一来二去,现下高丽参也很抢手了。”

在场的方以智是世家子弟,从没遇到过这种窘迫,听得满不是滋味。

沈青黛却是小医馆出身,这种事见得太多了,很能体会穷人的无奈。

忍不住叹道:“药石只能治病,不能改命。高丽参救不回来的沉疴,辽参多半也没法子。药行帮老百姓省点钱,也算功德一件了。”

“说得好。”

贾辉一拍大腿,竖起了大拇指:“哥哥早就知道,沈姑娘是极有见识的。”

说着又转向陈子履,嘿嘿笑道:“贩高丽参不犯法吧?堂堂巡抚,可不能把通敌的帽子,扣到我等良民的头上。咱还是亲戚咧。”

陈子履早就察觉参价涨得厉害,却不知道,南方竟缺乏到这个田地。

每斤七八十两,几乎与黄金等价了。

利润这么高,杀人都有人干,更别说造假货了。

他听到一半已然目瞪口呆,被对方怼脸,亦没法反驳。

因为所谓高丽参,就是朝鲜产的人参,而朝鲜是大明藩属,一向允许商客往来。

贾辉将高丽参贩回南方,倘若堂而皇之地造假,当然有罪。

可若只以高丽参的名义卖出去,却半点罪过都没有。

甚至于,道德上也无可指摘——反正两种参的药效差不多,让穷人省点钱,有什么错呢?

“总不能……被怼的说不了话吧?”

陈子履在尴尬中祭出AI,重新查阅资料。

随着蓝光泛起,各类人参的详细资料,一条条罗列在眼前:

【辽东参,黄润细长而有须,俗名黄参,独胜】

【百济参,白坚而圆……俗名羊角参】

【高丽参,近紫……体虚】

【新罗参,亚黄味薄……】

【百济参、高丽参、新罗参,均多产于朝鲜……】

看到这里,陈子履大概猜出所谓的造假,到底是怎么回事。

把高丽参里的“新罗参”挑出来,再用某种方法,把颜色染得黄一些,看起来更圆润一些。

不严格的说,这甚至不能算造假。

因为辽参本就是七八种人参的统称,因产于辽东得名,标准很模糊。

而朝鲜和辽东距离很近,一个地方在长白山东麓,一个地方在长白山西麓。

两地人参的品种差异很小,全都是近亲。

用来造假的新罗参,说不定比部分辽参更有药效。

只是大明医家的观念里,辽参就是好,高丽参就是不好,一刀切区分罢了。

所以沈青黛说得没错,只要药行卖时明说,非但不缺德,还帮穷人解困了呢。

“呃……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三国之再世诸葛 娘子—媚乱天下 明中祖:朱慈烺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去明末救义士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汉末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