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火箭是工匠们手搓的,在装药量不变的前提下,纯靠发射角度改变距离。
那颗树远在三里之外,就算陈子履亲自来瞄准,也不太可能一击即中,或者二击即中。
苏均所学不精,只知“射三里”怎么摆,多半里都抓瞎。
所以,就更不可能打中了。
夕阳之下,只见两枚火箭腾空而起,拖拽尾焰划过长空,落在对面山头。
一发距离大树二十余丈,一发距离大树三十余丈。
接着,两声隆隆巨响,地动山摇。
三十斤颗粒黑火药,在山头炸出了两个草坑,还有两个熊熊燃烧的火圈。
火箭落点的方圆几丈,连绿色的草木都被点燃了。
苏均不禁脸红耳赤:“坏了,牛皮吹大了。”
另一边的感受完全不同。
尚可喜、金声桓等东江将领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什么鬼东西。
方才若在营中乱轰,恐怕就连中军大帐,都要被一箭掀翻。
黄龙见过大世面,还算镇定。
不过,他从试射的这两炮,亦看到了火箭的巨大作用。
尽管准头也就那样,并没有指哪打哪,但它威力大呀。
大得惊人!
他想起信里提到的,“火箭洗地”四个字,顿感无比贴切。
这玩意准头不足,一两发没什么大用,可数量一多,就非常可怖了。
就好像冲刷甲板那样,用火把地面洗了一遍。
两军交战时,向敌阵轰个两三百发,至少当场轰死两三百人,轰残两三千人。
然后在敌阵中间,留下两三百个大火圈,将敌军的阵型彻底破坏。
后面还用得着打吗?
趁对面惊魂未定,这边一拥而上,没有打不赢的说法。
这时,孙均心中尴尬稍缓,继续道:“诸位将军,还有十颗铁壳震天雷。是炸一颗看一颗呢?还是一口气扔完,慢慢再看?”
金声桓忍不住问道:“你能扔到对面山头吗?”
“……那倒不是。学生臂力不佳,扔不了那么远。”
-----------------
回营地的时候,十几个东江将领都很兴奋。
因为他们听说了,莱阳军器局是一家商号,不是陈子履的禁脔。
莱阳解围之后,但凡大明正规军,无论哪个军镇,哪个营,都可以拿钱去买。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要知道,大明军队拿武器甲胄,也是要花钱的。
从上到下打点清楚了,才能拿到不生锈的甲胄,不炸膛的鸟铳,不腐坏的弓箭。
否则,甭想拿到好东西,亮圣旨都不好使。
像做买卖那样买火器,倒还爽利些,起码明码标价,不用受气。
买多了还有打折。
尚可喜想着,莱阳火箭比大炮还好使用,三十两一发不算太贵。
要知道,炮轰一条线,箭轰一大片。
花一千两买个五十发,那就牛逼了。
但凡遇到敌舰,对准甲板就是几发,保管炸得对面哇哇叫。
金声桓听完火箭的价格,自诩穷鬼用不起,于是盯上了铁壳震天雷。
震天雷一炸就是漫天铁片,短兵相接有奇效。才三两一颗,很划算呀。还有人对鹦鹉螺号特别感兴趣。
一艘船沉到水底,怎么还能开呢,真是奇哉怪哉。再造得大一点,是不是可以偷偷运粮食进莱州了?
总而言之,各有各的想法。
不过有一点,大家一致认同,陈兵宪可真是神人。
比起张口洋人,闭口洋人的孙元化,强多了。
黄龙回到中军坐定,清了清脑子,重新问起莱州城的情形。
听说一面城墙快塌了,他眉头紧皱。
得知莱阳火器局产量不高,十天才搓出几发火箭,十颗震天雷,更是忍不住抱怨。
“既然如此,为何带来炸掉呢?”
“兵宪说了,造火器和拉弓射箭一样,唯手熟尔。前几发难中靶,后面就箭无虚发了。”
“嗯,兵宪说得不错,是这个理儿。”
黄龙不知道火器局什么情况,也不知道火箭有多难造。
不过他觉得,既然陈子履大方试射,那么他手里起码还有一两百发。
再等两个月,是为了囤更多,确保万无一失。
由此推之,莱州一役的胜算,就非常可观了。
不说大破贼寇,起码能有来有回,撑到下一波援军到来。
抱着这样的心情,黄龙让苏均先下去休息,让众将先散了。
独自回到帐后,打开陈子履的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