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d而是知识。
那种早已融入他骨血,化为本能的,对这个世界底层规律的绝对掌控。
在绝对的真理面前,一切的权威和傲慢,都显得如此可笑,如此不堪一击。
陈凡不再看那个已经石化的评委。
他从篮子里,拿起了另一个画着鬼脸的土豆,和一截导线。
他看着评委,也看着台下所有的人。
“你们觉得,这很简单。”
“那好。”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我给你们看一个,不那么简单的。”
陈凡拿起那个土豆,动作不快。
他的手指,修长而稳定,像是在操控一台最精密的仪器。
他没有再增加电池,也没有更换更亮的灯。
他只是用那截导线,在铜线和锌钉上,以一种特定的顺序和节奏,飞快地触碰了几下。
哒。
哒哒。
哒。
几声轻微的,几乎听不见的金属敲击声。
然后。
那个原本持续发着微弱红光的LED灯,突然改变了。
它开始闪烁。
不是那种接触不良的,杂乱的闪烁。
而是一种极具规律的,精准的脉冲。
一长,两短。
停顿。
一长,两短。
停顿。
一遍又一遍。
台下,大部分人还是一脸茫然。
但评委席上,另一个一直没说话的,头发花白的老评委,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这……这是摩尔斯电码!”
“是字母‘U’!”
全场哗然!
用一个土豆,一根铜线,一枚钉子,在不借助任何开关和电子元件的情况下,徒手,发出了一个精准的,可识别的无线电信号!
这已经不是“原电池原理”的范畴了!
这是什么魔鬼般的操作?
金边眼镜评委,腿一软,差点坐倒在地上。他死死地盯着陈凡的手,那双手,明明只是做了几个最简单的触碰动作,为什么……为什么能做到这种事?
陈凡没有理会台下的骚动。
他做完这一切,仿佛只是随手弹了一下烟灰。
他的目光,转向了旁边展台上的一个作品。
那是一个巨大的,看起来科技感十足的“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这位同学。”陈凡的声音,第一次,投向了陈雪以外的孩子。
那个穿着白大褂的小男孩,正处在巨大的震惊中,闻言猛地一抖。
“你这个系统,用的是红外传感器,来判断垃圾桶是否满了,对吗?”陈凡问。
“是……是的。”小男孩结结巴巴地回答。
“红外传感器,在充满水蒸气,和油污附着的情况下,识别率会下降百分之四十以上。而厨房的垃圾桶,恰好就是这种环境。”陈凡的语气,依旧平淡。
“你的垃圾分类,依靠的是图像识别。但你用的摄像头,没有配备偏振镜。在识别被酱汁浸泡过的,反光的塑料包装时,它的错误率,会超过百分之六十。”
“所以。”陈凡下了结论。
“你这个耗资数千,用了十几个传感器和复杂算法的智能垃圾桶,在真实使用场景下,效果,可能还不如我女儿的土豆。”
那个小男孩的脸,“刷”地一下,白了。
他身后的家长,那个刚刚还在吹嘘自己儿子编程能力的男人,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陈凡的目光,又转向了另一个展台。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你的核心思路,是利用菲涅尔透镜聚焦太阳能,加热海水,进行蒸馏。”
“想法很好。”
“但你计算过透镜的焦距和散热的比值吗?你这个尺寸的透镜,在京州夏天的日照强度下,五分钟内,就会把你的PVC管和亚克力水箱,直接熔穿。”
那个展台前的女孩,呆住了。
她身后的家长,那个号称请了大学教授做指导的爸爸,张了张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陈凡说的,是真的。他们为了赶工,根本没做过极限测试。
陈凡的目光,扫过全场。
一个个看起来高大上,充满了“科技感”的作品。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疏导模型……你连最基础的潮汐算法都没考虑进去。”
“家用无土栽培系统……你的营养液配方,会让番茄得脐腐病。”
“……”
他每说一句,就有一个“小天才”的脸色变得惨白。
就有一个站在孩子身后,满脸骄傲的家长,像是被当众扒光了衣服。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那些昂贵的,复杂的,堆砌了无数资源的“科技作品”,在陈凡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面前,变成了一堆彻头彻尾的,充满了低级错误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