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无论理论上如何辩解,至少这一刻的视觉衝击力是极大的。
两三个身形还算健硕的成年男性,用手和全身发力与另一个只用脑袋发力的人拔河,结果用头的束龙除了脖子上青筋暴起之外根本就像个没事人一样,另外那几个手脚並用的反而给累得气喘吁吁。
“臥槽太变態了!”
“纯牲口!”
“鈦合金嘴还是够硬啊,就这种强度还只是脖子疼一个星期吗我觉得我上去开一圈能直接把脑袋给留赛道上!”
弹幕实在是太过於嘈杂,已经有点吵到眼晴严重影响观感了,束龙抬手把那密密麻麻飘过的字幕屏蔽掉,结果反而在手机屏幕上留下了几点拉丝的水渍。
“喷別乱弄!看看挺有意思的。”
甘梦寧把束龙的手拍开,隨手在一旁的被子上把屏幕擦了乾净,转头又把弹幕给重新打开了来。
大部分可能都是些没有什么意义重复的废话,不过对於其中几条,早已深有体会的甘梦寧由衷地表示赞同。
尤其是“变態”啊、“牲口”啊这一类的將前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力量器械撤走之后,王杰克终於又在此时提到了另一个f1深度车迷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束龙三次正赛三次变態的发车离合反应。
“相信一直在关注f1比赛的车迷们也注意到了,那就是束龙的发车反应不仅快到离谱,关键是三场比赛的发挥都还稳定到可怕,简直像是身体里被植入了既定发车程序一样!”
“那今年的早些时候呢,有一篇报导里提到有记者质疑你的发车其实是靠预判蒙的,你当时的回答是......”
“我说可以尽情期待之后比赛里的发挥。”
“没错,经过已经结束的两场比赛结果来看,你当时確实所言非虚!那么我们可以好奇的问一下你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吗平时又需要进行哪些锻链呢”
画面里的束龙稍微正了正神色,儘量让自己看起来不要太瑟。
“这个嘛肯定是有一部分天赋的关係,当然平时我们也確实会做不少锻链集中力和反应力相关的训练,像是垒球掉落测试,拍灯和拳击闪避训练都是有的。”
王杰克也適时从裤兜里掏了俩个网球出来,当场就想测试一下束龙的反应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其实这个我也很久没做了...
“没关係没关係,万一因为紧张丟脸了的话,我们的后期会把失败的这一段给剪掉的!”
“我不是说......喉行吧。”
然后观眾很快就明白了束龙刚才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了。
通常来讲这个训练游戏的流程是这样的,由一个人握著网球,另一个人掌心向下,在没有產生直接接触的前提下悬於持球者的双手上方。
接下来持球者会隨机释放手里的网球自由落体,而测试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內作出反应,將掉落过程中的网球给精准接到手中。
束龙说这个训练自己很久没做,不是担心自己失误出模,只是这项训练在大概两年前就对他彻底宣告无效了。
大部分的人都是根据持球者鬆手的动作及时作出反馈,並不完全依赖於球下落的动態。
然而对於甚至可以捕捉到起跑信號灯在电容放电延迟下导致的亮度渐变衰减过程的束龙来说,
持球者无论再怎么减小自己的动作幅度,再怎么突施冷箭,他们肌肉启动的跡象在束龙眼里还是太过於明显了一些。
所以拍摄出来的效果就成了这样一一不是束龙做出反应及时去接下落的小球,反倒更像是束龙直接去抢持球者手里的小球一般。
“不对啊,这个练习这么没有难度的吗我真的可以跟观眾朋友们当面发誓的!刚才我真的是有了松球动作束龙才把网球给接了过去,不存在为了搞节目效果故意配合这样!”
“你们知道我刚才甚至產生了什么想法吗我有那么一瞬间居然觉得要成为f1车手得先学会读心你们知道吗真的太夸张了!”
王杰克简直就是屏幕对面观眾的嘴替,直接把大伙的心中所想给喊了出来,然后又把另外那几位给叫过来测试了一遍。
事实证明这件事真的挺不容易的,只是某个人太过於变態了一点。
表现稍好一些的还是nana和璇姐,两人在一开始掉了几次球之后,稍微適应了一点网球下落的节奏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相反教主和堂主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在搞人情世故,偶然成功了几次之后就是频频地掉球,气急败坏的同时也钓出了一大堆懂哥。
大概是终於见到一个自己有条件可以完成的动作,一连串的室息之后好不容易逮著一个宣泄点可以释放一下。
一大堆“有手就行!”、“不会真有人做不到吧”还有“真没看起来难,稍微练一下就能练出来”这样的弹幕层出不穷。
然后接下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