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龙天生就有点社恐。
这个社恐畏惧的不是与人交际的过程,他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与一个性格合得来的人完成从陌生到熟悉的跨度,他畏惧的是一段新人际关係开头的那一步。
总结一下就是,熟人会觉得他就像个隨时甩著舌头的二哈,陌生人又反而会觉得这人冷的像个高高在上的猫主子。
眼瞅看博塔斯就这么直愣愣地朝看自己这边走了过来,束龙迅速在脑海里模擬了十好几种恭喜和祝贺的台词,却又总觉得怎么说怎么尬。
感觉不太熟啊,开口应该叫他什么要不要加r.
嗯嗯訥訥支吾了半天,最后决定乾脆要不还是当做没看到吧只要不开口就肯定不会觉得尷尬。
结果人还没来得及跑脱,就被博塔斯一把握住了手,满嘴在那“恭喜恭喜!”
不是....:.这到底是谁在夺冠啊,有没有搞错
赛后束龙没有急著回酒店,这场比赛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在赛后的会议中好好总结一下。
首先便是赛车整体性能的问题,因为从冬测后工厂那边就已经在针对性地做了一些设计,所以在两个星期后的巴林大奖赛之前赛车应该就可以获得第一批升级部件。
至於这套升级部件究竟先给谁去测试,托斯特的意思是初步先拿给阿尔本试试。
理由其实很简单,这种並不能確定到底是升级还是退步的设计改动,很多车队一开始確实也会选择让相对没那么有竞爭力的车手拿去跑跑实际数据。
模擬器上呈现出来的数据確实还不错,但那终究只是模擬器,它跟现实赛车中的表现多多少少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的。
如果是放在耐力赛车里,这么一点点偏差影响可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在f1的比赛里,哪怕只是百分秒的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也很有可能上下相差四五名。
因为现在的赛车整体表现也还算不错,对於这一点束龙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
策略方面没有什么好指摘的,今天其实並不能算是策略组的同学做的不好,只能说人家法拉利那边平时小丑归小丑,但毕竟有冠军的底蕴在,被他们算计了其实並不能说是特別去人的事情。
另一点就是关於轮胎磨损的问题。
赛车的整体平衡性太靠后了,推单圈的时候確实可以利用这样的特性做出与眾不同的圈速,但在正赛长距离跟车的过程中对於后轴的负荷还是太大了。
本来前端下压力就不太够,一跟车就更不够了,他在这一站里后轮的颗粒化情况相对严重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不过听说赛车在下一站的零部件主要就是针对的这方面的问题,那也只能期待阿尔本半个月后能拿出相对亮眼的成绩可以带来一点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