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窗前,望着庭院里那棵老橡树,枝桠上覆了一层薄雪,在路灯下泛着微光。伊万卡走过来,手里端着两杯热咖啡,递给他一杯,难得的没有喝柠檬。
“想什么呢?”她问。
“想起小时候的平安夜,”古旋风接过杯子,热气氤氲,模糊了他的视线。“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奶奶总会想办法让这一天变得特别。”
伊万卡轻轻靠在他肩上,安静地听着。
古旋风记得,那时候的平安夜没有精致的圣诞树,也没有琳琅满目的礼物。
奶奶会用麦秆编成小小的星星,挂在门框上,再点一根蜡烛,摆在窗台。
烛光摇曳,映着麦秆星星的影子,在土墙上晃动,像是某种古老的祝福。
“奶奶说,麦秆是土地的馈赠,烛光是人的心意。”他低声说,“那时候我不懂,只觉得那光真好看。”
爷爷则会在这天破例不训人,甚至允许古旋风多吃一块糖。
晚饭后,一家人围在炉火旁,奶奶讲些老故事,爷爷偶尔插一句,声音低沉,像在念某种咒语。
古旋风总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醒来时,枕边会多一颗包着彩纸的硬糖,那是奶奶从集市上攒下来的。
再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平安夜渐渐有了蛋糕、礼物,甚至圣诞树。
可古旋风总觉得少了什么,直到奶奶去世那年,他才明白,少的是那根蜡烛,那束麦秆,和那个在炉火旁打盹的夜晚。
伊万卡听完,轻轻握住他的手,“今年我们点多一根蜡烛吧。”
古旋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
他们翻出奶奶留下的旧烛台,古旋风用院子里捡的枯枝编了颗星星,挂在客厅的吊灯下。
古依依兴奋地围着桌子转,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
“爸爸,这蜡烛台好漂亮了呢,”她仰着脸问。
“因为这太奶奶就给我们的,”古旋风蹲下来,揉了揉儿子的头发。“就像太奶奶记住我们,我们也要记住她一样。”
夜深了,父母和孩子们睡着了,古旋风独自站在窗前,雪已经停了,月光照在雪地上,一片银白。
他想,平安夜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不是礼物,不是盛宴,而是让忙碌的人停下来,看看来时的路,想想那些已经走远,却仍在记忆里发光的人。
伊万卡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红酒,碰下说道:“敬奶奶。”
古旋风举杯,烛光映在杯壁上,像一颗小小的星星。
“敬所有回不去的平安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