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真相
此后数日, 黎湘都被“困”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除了拍戏就是去姚家打卡,没有例外。
辛念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但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也是好事, 说明她还安全。
闻铮遇害的新闻接连几天上了林新头条,社会新闻记者变着方的讲故事,更巧妙运用“排除意外”这几个字。
对于混乱的, 不安的, 危险的, 甚至带有血腥的故事,人们本能上会去相信, 会更关注。
但像是这样的新闻, 人们会觉得距离自己太过遥远,会去想象这位男性受害者是被仇家寻仇,而自己是安分守己的老百姓, 所以不会遭遇这种事。
所以闻铮遇害的新闻也不过持续了几天热度, 很快人们又开始关注之前一直没有下文的林新失踪人口案。
案件中找到多位受害者女性尸骨, 有五名生还者, 但凶徒至今没有落入法网,这令网友们十分不安,因为那些女性受害者随时会变成自己,无数个家庭感同身受。
不过除了谴责凶徒之外, 那些拒绝相认的受害者家属也是被抨击的对象。
人性怎么会如此黑暗,这和我们自小受到的教育不同啊, 是我们把人性想象得太美好了么?
然而无论网友们的呼声有多高, 官方依然没有给出明确回复, 警方仍在追捕凶徒。
网友们认为警方无能, 努力维持着事件的热度,生怕它会成为又一条石沉大海的新闻之一,最终因为时间太久,记忆淡了,人麻木了,不再有人询问,即便将来成为话题,也不过是留下一句“几年前林新有个案子还记得吗”这样的开场白。
而对于黎湘来说,她不只关注林新的人口失踪案的下文,也在关心闻铮的遇害消息,尽管她心里清楚,相比之下后者告破的可能性非常低。
她依然保持着每天登陆fession网站的习惯,幻想着会在上面看到一个陌生登录IP。
她也试图去代入辛念的心境。
辛念曾是社会新闻记者,她的男朋友遇害了,最终变成几条新闻,维持了几天热度,成了网友们口中“被仇家追杀”的受害者,不知道辛念作何感想。
这几天黎湘的话额外少,休息时间不是在看剧本,就是在看新闻头条,私下里连一个笑容都没有。
杨隽关注了几天,开始担心,还问黎湘要不要再和心理咨询师李琰聊一聊。
隔了好一会儿,黎湘才对他的话有反应,看过去时,她的眼神透着古怪,却又异常平静,仿佛是快要被滤净的玻璃球。
然后,黎湘问:“怕我的精神再出问题?”
这下紧张的反倒成了杨隽,杨隽连忙解释:“不是,就是这几天感觉你太累了,之前生病还没好利索……”
看着杨隽语无伦次的找借口,黎湘没有拆穿,只自言自语道:“这样下去的确不是办法。”
杨隽趁机建议:“那要不要公司出面,去和李琰签订一整块时间?”
黎湘只“嗯”了一声,便不再多言,就让杨隽自己看着办。
杨隽很快去张罗,留下黎湘一个人在房车。
她面前摊开着剧本,眼睛却没看。
前几年因为工作过于忙碌,上升期竞争激烈,加上内心积压的问题常年没有得到解决,她被检查出一点心理问题。
她自觉并不严重,也很清楚自己没有自杀倾向,最多就是对什么事都兴致缺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到麻木罢了。
经过诊断,她被确诊为焦虑抑郁症,但她自己觉得是心理医生判断错误,她没什么可焦虑的。
医生说,有些人的表现是心理上的,会突然异常愤怒,而她的表现则是生理上的,比如胸闷气短,月经不调,头晕或突然恐惧。
说到月经不调,她那时候确实因此恐惧过,因她还有想吐的症状,同时在片场晕倒过一次——她以为自己怀孕了。
后来得知“只是”精神问题,她着实松了一口气。
再后来,公司将她的状况告诉秦简州,秦简州传达给靳寻。
靳寻为了帮她尽快调整好状态,在资源上给了更多助力,靠投资拿到几个她原本拿不到的资源。
他认为钱能治百病,她之所以抑郁,就是因为欲壑难填。
就连辛念都抱着类似的想法,她帮她搞掉了几个竞争对手,利用黑料令对方在短时间内迅速塌房。
那时候,她们还是朋友,知道彼此最不堪一面,却愿意为此包容的朋友。
辛念事业心一向重,她认定当一个人的能力与境遇不匹配时,会生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挫败感,时间长了就会得情绪病——因为拿世道没有办法,就选择惩罚自己。
黎湘解释过,她不是因为这些。
辛念便问她,那是因为什么。
黎湘回答不上来。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