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筷子夹了一筷子菜尝了尝,眉头皱的更深了。
怪不得最近这段时间领导不在食堂吃饭了呢,这丰城大饭店的菜品味道实在太硬了些。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失宠’的付清和。
论运气以及选边站队的能力,付清和比牛福生要强,最早他在食堂当大师傅,地位并不比牛福生低。
但是论业务能力以及整合资源,结交朋友的能力,他比牛师傅可要差多了。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饭店内食材的丰富程度,牛福生又联系了几个,之前二食堂就常年合作的食材供应人员。
就比如这新鲜的韭黄,原先也算是二食堂的稀罕玩意儿,哪次端上桌,有见识的领导不得高看一眼。
自从牛福生跟岳峰开了这饭店,煤矿食堂那边送韭黄的也不来了。
这玩意儿产量极为有限,牛福生跟对方有交情,还给涨了价。
从此煤矿食堂那边的领导们,在自家食堂可就吃不到这一口新鲜玩意儿了。
一顿饭吃完,付清和彻底服气了。
不是领导难伺候,实在是没了牛师傅坐镇,自己那两下子整不到各种高品质的稀罕食材。
伺候普通工人还行,伺候领导已经不赶趟儿了。
四个菜吃完,付清和付账足足花了38.5元钱。
菜品确实好吃,用料也都稀罕,价格也给力啊,一顿饭吃了小四十块钱,这特喵的快赶上普通工人俩月工资了。
等留了押金,给对方用铝饭盒把剩菜打包带走,陈红美滋滋的将营业收入放入柜台,在记账单上,记录好相应的账目明细。
自从大饭店开业以来,每天中午跟晚上到了饭口就一直保持着全员满座的状态,来晚了就没地方,就连大厅散台也是如此。
其中有几个雅间儿被矿务局林业局的领导给长期包圆了,中午晚上都会带人来吃饭,其他散台复购率也极高。
每天打烊之后进行当日盘点,一天的营业额最低都有六七百,多的时候,更是超过千元大关。
这时候,陈红跟岳山,无比庆幸当初同意来饭店帮忙。
饭店一天的纯利润,都赶得上俩人不吃不喝忙活一年的了。
独门独市的生意,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陈红想的很清楚,如果好好干,岳峰能给一部分股份分红,哪怕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比例,落实到手中都是一笔大钱,可比在煤矿上班受人排挤强太多了。
饭店那边高朋满座,生意极好也有弊端,后厨的食材库存消耗的实在太快了。
就拿岳峰开业前带回来的那两蛇皮袋长尾山鸡来说。
因为食材的稀有,一份鸡的价格都定到18块钱了,但食客们尝过之后,依然趋之若鹜。
总共五十来只鸡,其中公母还不统一。没几天的功夫,储备已经开始告急。
没办法,只能每天限量,先到先得,就算如此,食材的缺口依然非常大。
等岳峰来店里盘账的时候,牛师傅跟陈红两口子,都跟岳峰提了这件事儿。
招牌菜可以短期缺,可以限量,但是不能一直没有,否则问个几次之后,客人对饭店的信心可就大打折扣了。
除非有别的同类菜系互相补充,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