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我了,你当时站我旁边,你问你没有发现什么,没有冤枉你是小偷,大家一个家属院的,咱无冤无仇,冤枉你做什么?咱们女同志拌个嘴,就别让家里的男人知道了。”
说完,就骑上自行车走了。
生怕冯述清再说些什么出来。
一群军属走到了冲塌的那个路段,就得下车,把车子推过去。
人又多了起来,又开始了排队。
已经有雨滴下来了。
明明刚才还艳阳高照的。
张小英骂了声,“贼老天,说下雨就下雨,我今儿还在门口晒了豆子呢,这雨一浇,还不得发芽。”
冯述清把位置让给她:“嫂子你走前面,快点回去吧。”
这路上除了他们这些修路的战士、军属,过来赶集的附近村镇老百姓,还有小摊贩。
冯述清把过桥位置让给张小英之后,就看到了刚才在集市上卖红薯的大娘。
大娘卖剩还有小半箩筐的红薯,她拿扁担挑着,走路可以说得健步如飞。
是个身体健壮的大娘。
不过这会儿要过桥,大娘也停了下来排队。
冯述清就主动跟她交谈起来。
大娘就有些受宠若惊,眼前的女同志长得跟仙女一样,竟然也知道红薯的种植情况。
她是附近村的,在家后面开荒了一块地,种上了红薯,前些年饿怕了,红薯一分地就能种出上百斤来,才算是解决了饿肚子问题。
现在多出来的,也能拿自销证挑出集市上卖。
就是买的人不多。
不过也总比一分没有强。
冯述清对这位姓洪的大娘也是很惊讶,大娘有些泼辣,但言语质朴,没有什么学识,但对种地,特别是种这红薯,那真的经验丰富,如数家珍。
冯述清前世搞过养殖,但对种植连入门汉都说不上,不过是书面上了解一些庄稼的习性而已。
她之所以了解红薯的生产习性比较多,那也是因为,她前世的养猪厂,那主要的猪饲料就是红薯跟红薯藤。
冯述清和大娘交换了姓名,问了她所在的村,以后有机会去她的红薯地看看。
这会儿前面通了一波人,后面的队伍也跟着前进。
苏海玲转了下头,就看到冯述清和卖红薯的妇女聊得热烈。
她慢下脚步,听了一耳朵,竟然在聊种红薯。
这个冯述清在做什么?
苏海玲突然想到,前些天,她男人马胜提到,军区打算扩大种植,进一步实现自给自足。
难不成想,这裴营长也跟冯述清说了?
裴砚行和马胜是未来的团长竞争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