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个是村里的老光棍王大爷,他无儿无女,平时独来独往,性格孤僻,不太合群,也不太参与村里的是非,相对安全一些;另一个是下乡不久的知青,叫李建国,听说是个读过书的学生,为人正直,不像其他知青那样眼高手低。
但王大爷年纪大了,可能对黑市的行情不太了解,而且眼神不太好。李建国呢?林薇薇对他印象不深,只记得他是上个月来的,总是一个人闷头看书。
“先找王大爷吧,”林薇薇拿定主意,“他至少不会多问,而且他独居,消息也传不出去。”
她决定今天下午就去镇上,一方面是去“碰碰运气”,另一方面,也想实地考察一下黑市的位置和情况。
下午,张翠花又“例行公事”地来家里转了一圈,看到林薇薇精神好了很多,也没说什么刻薄话,只是撇撇嘴走了。林薇薇知道她肯定又在外面跟人说自己的坏话,心里却毫不在意。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等张翠花走后,林薇薇收拾好篮子,又从床底下摸出一个破旧的布包,里面是原主奶奶留下的几件旧首饰,都是些不值钱的银镯子、银耳环,她本来想扔掉,但现在或许能派上用场——如果交易对方需要的话。
她叮嘱奶奶自己在家好好休息,然后揣好布包和篮子,装作去河边洗衣服的样子,朝着镇子的方向走去。
从红星大队到镇上,大约有七八里路。林薇薇身体已经好转,走起来不觉得太累。她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熟悉着这个年代的乡镇风貌。土路两旁是高大的白杨树,偶尔能看到穿着打补丁衣服的行人,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偶尔有拖拉机“突突突”地驶过,扬起一阵尘土。
七十年代的小镇,比她想象的还要落后。街道两旁是低矮的平房,大多是土坯墙,少数是砖瓦房,上面刷着“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偶尔能看到供销社、粮站、卫生院的招牌,门口都聚集着不少人在排队。
林薇薇按照记忆里的路线,避开人多的地方,七拐八绕,来到镇子边缘一处废弃的废弃砖窑厂。这里是村里老人们常说的“黑市”聚集点,一般在下午三四点以后,天黑之前,会有人来这里偷偷交易。
砖窑厂很大,里面空荡,杂草丛生,只有几间破败的窑房。林薇薇躲在一个废弃的窑房后面,悄悄观察着。
很快,就有人影在附近晃动。他们大多是穿着朴素的农民,或者是和她一样的年轻人,眼神警惕地四处张望,偶尔有人低声交谈几句,声音压得很低。
林薇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她看到一个穿着灰色旧中山装,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头,正背着手在附近踱步,他就是王大爷!
林薇薇定了定神,慢慢走了出去,故意让自己看起来有些怯生生的。
王大爷看到她,愣了一下:“你是……红星大队的林薇薇?你来这儿干什么?”
林薇薇心里一紧,王大爷竟然认识她。她低下头,小声说:“王大爷,我……我家里有几样东西,想……想请您帮我看看能不能卖掉。”
王大爷眯着眼睛打量了她半天,看到她手里提着的小篮子,眼神闪烁了一下:“什么东西?”
林薇薇将篮子递过去,打开盖子,露出里面的几颗紫黑色的果子:“这是……这是山里刚摘的‘紫珠果’,味道挺甜的,不知道城里有没有人要。”
王大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