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端王爷名满京华,妾身岂有不知。”洛晚晚强压激动,恭敬答道。
晋王妃微微一笑:“端王爷对本宫所赠的那套‘珍珑阁’的海外琉璃盏甚是喜爱,前几日还问起来处。王爷为人雅量,最喜有胆识、有眼光的年轻人。萧煜在年轻一辈中算是出挑的,你们既有此心,本宫可代为传话。至于成与不成,便看你们的造化了。”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洛晚晚连忙起身,敛衽行礼:“娘娘大恩,妾身与侯爷没齿难忘!”
数日后,在晋王妃的巧妙安排下,一场看似偶然的“偶遇”在城外的皇家寺庙发生。萧煜与洛晚晚“恰巧”与前来上香的端王及王妃相遇。双方见礼寒暄,端王果然对“珍珑阁”的货品赞不绝口,言谈间对海外风物流露出浓厚兴趣。
萧煜趁机,以请教海外风物为名,与端王相谈甚欢。洛晚晚则陪在端王妃身边,言语得体,既不过分讨好,又充分展现了侯府主母的见识与气度。临别时,萧煜委婉提及侯府有意参股海贸,苦于没有可靠门路,望王爷指点。
端王抚须沉吟片刻,目光在萧煜和洛晚晚身上扫过,淡淡道:“年轻人有魄力是好事。海贸虽险,却也是利国利民之举。本王与‘四海商行’的赵东家有些交情,他可算得上是海商中的翘楚,行事稳妥。改日,可让他去府上拜会侯爷。”说罢,便登车离去。
一句话,却重逾千斤!“四海商行”是东南沿海首屈一指的大海商,信誉卓著,其船队规模庞大,航线稳定。能得到端王的引荐,无异于拿到了通往海运核心圈子的敲门砖!
更让洛晚晚和萧煜惊喜的是,几天后,晋王妃竟也派心腹嬷嬷送来消息,表示若侯府资金周转有余力不足,她可动用部分体己,以某位宗室的名义参股五千两,既算是支持洛晚晚,也算是为自家添条财路。
晋王妃与端王的相继援手,意义非凡。这不仅意味着引入了额外的资金,分担了风险,更重要的是,将侯府的海运投资与两位重量级的宗室成员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利益共同体。有了晋王妃和端王这块“金字招牌”,无论是与“四海商行”这样的巨头谈判,还是应对市舶司等官方关节,阻力都将大大减小,可信度和安全性陡增。
书房内,烛光下,洛晚晚与萧煜对坐,案上摆着“四海商行”赵东家白日来访时留下的初步合作章程。
“没想到,晋王妃和端王会如此相助。”洛晚晚感慨道,心中对晋王妃的提携之情充满感激。
萧煜目光深邃,缓缓道:“晋王妃欣赏你是真,但此举亦是看好我侯府前景,以及……此举可能带来的政治收益。至于端王,他看似闲散,实则精明。投资海贸,于他而言是雅趣亦是生财之道,扶持我等,亦是结个善缘,在宗室中培植力量。互利互惠罢了。”
他看得透彻,点明了这背后复杂的利益交换。洛晚晚点头,她也明白,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恩惠。但无论如何,这“盟友的助力”来得正是时候,极大地推动了计划的进展。
“如此甚好。”洛晚晚展颜一笑,指着章程道,“有端王引荐,与‘四海商行’的合作条件优厚了许多,风险也大为降低。晋王妃的资金注入,更让我们底气十足。看来,我们的海运之路,比预想中要顺畅一些了。”
萧煜看着她眼中闪烁的自信光芒,冷峻的唇角微微上扬:“是你之前的努力,赢得了她们的信任。接下来,与‘四海商行’的具体谈判,核查船队、厘清条款,还需你多费心。”
“分内之事。”洛晚晚郑重点头。她知道,获得盟友支持只是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