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夫人莫要再听信小人谗言。”她恩威并施,既点明是陷害,又给了对方台阶和实惠。
那妇人本也是受人指使,见阴谋被戳穿,又有侯府夫人亲自出面,哪还敢纠缠,连忙拿了银子和料子,讪讪地走了。
“云裳阁”的风波刚刚平息没两天,
“珍珑阁”又出了幺蛾子。这天,一队税课司的差役突然气势汹汹地闯入店中,声称接到举报,
“珍珑阁”售卖的一批来自海外的香料中,可能夹带了朝廷明令禁止的违禁药材,要开箱查验封存。
掌柜的慌忙解释,所有海外货物入境时均经市舶司严格查验,有通关文牒为证。
但差役态度强硬,不由分说便要搬货查封,引得店内顾客惊慌躲避,生意大受影响。
消息再次报至洛晚晚处。这一次,她嗅到了更浓的阴谋味道。税课司……这已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抹黑,而是动用了官方力量进行打压!
她依旧沉着,一面让掌柜拿出所有通关文书据理力争,拖延时间;一面立刻让秋云拿着侯府的名帖,去请与萧煜相熟的一位在户部任职的官员暗中斡旋;同时,她亲自修书一封,简明扼要说明情况,派人火速送往晋王府。
她的策略很清楚:明面上,依法依规配合调查,不留任何把柄;暗地里,动用一切人脉资源,化解这场官方层面的刁难。
果然,晋王妃接到信后,不过半个时辰,便派身边得力的嬷嬷到
“珍珑阁”
“闲逛”,恰巧
“撞见”税课司差役查案,便随口问了句:“哟,这是怎么了?晋王爷前儿还夸这‘珍珑阁’的海外香饼味道正,要买些进宫孝敬太后呢。你们查归查,可仔细些,别把好东西弄坏了。”嬷嬷轻飘飘几句话,点出了
“珍珑阁”的货连宫里的贵人都用着,暗示事情闹大了谁也没好处。税课司的差役也是人精,见风使舵,又见户部那边也有人递话,态度立刻软了下来,草草检查一番,未发现任何违禁品,便悻悻离去。
两场风波,虽然最终都有惊无险地化解,但影响已然造成。
“云裳阁”料子掉色、
“珍珑阁”售卖违禁品的谣言,仍在某些圈子里悄然流传,对店铺声誉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更麻烦的是,经此一事,一些原本合作愉快的供应商开始变得犹豫,送货不如以往及时,价格也有所浮动,显然是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书房内,灯下,洛晚晚看着秋云汇总来的信息,眉头微蹙。她意识到,这不再是内宅的勾心斗角,而是商业场上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竞争。
对手的手段,也从造谣诽谤,升级到了利用官方力量进行打压。
“小姐,查到了些眉目。”秋云低声道,
“在‘云裳阁’闹事的那妇人,是西城‘锦绣庄’东家的姨太太。而那‘锦绣庄’,背后的东家……与三老太爷家的二爷,往来甚密。税课司那边,虽不好直接查证,但听说带队的那位司吏,是武安伯夫人一个远房表亲提拔上来的。”线索渐渐清晰。
三老太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