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杨树屯生产队门口。
领队的男知青姓高,长得又矮又瘦,再加上长时间舟车劳顿,整个人看起来恹恹的,“报告大队长,我们五个是公社分到杨树屯的知青,这是我们的介绍证明。”
大队长刘全福皱眉接过,公社那帮混球说话不算数,明明说好给他们村分几个壮小伙,结果来的都是啥呀,一个个瘦巴巴,病怏怏的,能扛得动锄头?下得了地?
跟在身后的老村长杨满仓,一眼就瞧见排在队伍最后的姚瑶,嚯!这大体格子一顿得吃多少饭呀?城里来的女知青大多干不来农活,这姑娘看着又是个能吃的,到时候光吃不干活,这谁供得起呀!
眼神再扫一圈四个男知青,脸就更臭了,村里连续两年粮食减产,现在又多了这么些吃干饭的嘴,想想就头疼。
大队长刘全福把介绍证明往口袋里一揣,火急火燎的去推自行车,“满仓叔,你先带他们进大队办坐坐,我去趟公社,对了,那两台坏了的脱粒机等我回来再整。”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这五个知青一看就是挑剩的,他们杨树屯虽说是公社下最穷的村子,但也不能这么欺负人,他打算去公社理论。
老村长明白,“你赶紧去,有啥事等你回来再说。”说完就领人进屋,拿起烟袋蹲在了门外,屋里只剩五个大眼瞪小眼的知青。
这会儿再没眼力见的人也察觉出了异样,年纪最小的肖成和姚瑶关系不错,两人悄悄说起了小话,“姚瑶姐,他们是不是嫌弃我们想退货呀?”
这小子刚满17,长得白净稚气,看人的时候一双眼睛圆溜溜的,像只毛绒绒的小奶狗,姚瑶拿他当弟弟,“插队下乡还带退货的?”
肖成点点头,“来的路上我听别的知青提过一嘴,说什么被二次分配的知青会发配到北大荒挖石头。”
挖石头!北大荒!
这六个字听得人头皮发麻,姚瑶还没炸呢,另外三个男知青倒先坐不住了。
领队的小高脑子转得快,大队长不满意他们,特意去公社讨说法,这么一来,他们八成得被二次分配,他不想挖石头,也不想去北大荒。
当即带头,“同志们,我们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知识青年,是来这里建设新农村的,不能任由两个泥腿子呼来喝去,我们不要二次分配!我们要留在杨树屯!”
瞬间引起共鸣,“对!我们要留在杨树屯!”
“走!找村长说理去!”
群情激愤,“走!找村长去!”
肖成也准备跟上却被姚瑶拦下,“小成,听我的,这事咱们别掺合。”村里对他们的印象本就不好,要是再这么一闹,估计更不会留他们。
肖成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他脑子笨又没啥心眼,记得爸爸常说,“小成啊,你得多跟聪明人玩,亏不了,而且跟他们玩你也能变聪明。”
聪明人?他问爸爸,“聪明人长啥样?”总得知道个囫囵样才能找人玩吧。
对呀,聪明人长啥样?
肖父想半天愣是说不出个所以然,被问烦了就随口糊弄,“对你好的,对你好的就是聪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