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过头了,不如杨思忠身边前几任那么机灵。
等到了通政司,苏泽才发现今日杨思忠要见的还不止自己一个人,前任通政使,现任刑部侍郎李一元也坐在偏厅喝茶。
通政使杨思忠陪着前任喝茶,但是两人说话中含枪带棒,似乎并不是那么愉快。
李一元阴阳怪气的说道:
“通政司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杨大人身边那个经历官像个木头一样,一问三不知,也不知道您这位通政使是怎么调教的。”
杨思忠脸上含笑说道:
“那还不是李大人走的匆忙,要不然杨某上奏陛下,请您回来做这个大银台?”
见到两人斗嘴,苏泽恨不得退出偏厅。
说起来这事情也和自己有点关系。
前任刑部侍郎洪朝选就是因为自己的奏疏倒台的,当时刑部侍郎空缺,李一元为了能顺利填补,不肯当时的通政副使杨思忠请辞。
结果是李一元成功脱坑,却让杨思忠坐死了大银台的位置。
双方的仇怨就这样结下,所以苏泽看到李一元也坐在偏厅,自然是十分的惊讶。
见到苏泽进门,两位重臣换上另外一幅面孔。
通政使杨思忠上来迎接苏泽,李一元也离开座位致意,等到三人再次坐下,杨思忠直截了当的说道:
“苏翰林,就开门见山了,今日我和李侍郎请您过来,是因为一件难事。”
杨思忠递来一堆资料,苏泽首先就看到一份联名血书。
原来是这个案子。
苏泽看完了血书,就知道这是明代著名三大案之一的“伪楚宗案”。
隆庆四年,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封藩于湖北武昌的楚恭王去世。
楚王留下遗腹子朱华奎、朱华壁,按照大明宗法,应该由朱华奎继任楚王。
但是关于朱华奎的身世,楚藩内部多有质疑。
楚宗质疑的原因也很简单,朱华奎、朱华壁是遗腹子,在他们母亲,宫人胡氏怀孕的时候,楚恭王已经重病。
所以武昌的楚宗有传说,说是朱华奎其实不是楚恭王的儿子,而是楚恭王妃之兄王如言的侍妾尤金梅之子。
朱华奎、朱华壁是在楚恭王薨了之后,才被抱入王府的。
假楚王之说在武昌泛滥,不少楚藩宗室都对兄弟的身世有所怀疑。
于是就有楚府宗人辅国中尉朱华趆,携带楚宗血书来通政司告状。
通政使杨思忠接到这样的举报自然头大。
这案子涉及到宗藩事务,又涉及皇家血统,杨思忠上奏之后,隆庆皇帝命令通政司会同刑部处理。
于是杨思忠和李一元商议了一下,决定还是请苏泽来帮忙。
毕竟苏泽是处理大明宗藩事务的第一人。
苏泽也没想到,伪楚王案竟然提前上演了。
在原时空,伪楚王案是在万历年间才爆发。
同样是楚地宗室质疑楚王的身份,翻出了这起几十年前的旧案。
当时的万历皇帝让湖广官员核查,但是湖广巡抚赵可怀得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