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朱华奎是真是假,都对朝堂有好处。
显然在《隆庆会计录》出台后,文官们为了节流几万银元争得头破血流,藩王却能每年坐收几十万的渔利。
这才是《会计录》的重要作用,这是改革的纲要,也是改革的冲锋号。
楚宗是湖广第一大宗,也是人口最多的,占据湖广禄米的七成。
谁能在这个楚宗最虚弱的时候,让楚宗吐出肉来,就能得到朝堂的青睐。
不过苏泽要做的也不止如此。
光是让楚地宗室吐出几亩田,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
只要楚王府还在湖广,楚地宗室依然是可以作威作福。
所以苏泽提起笔,写下奏疏的后半段。
所以完整的奏疏题目是——
《议查楚藩承袭并厘正楚藩刑狱疏》。
重点自然是后半部分!
苏泽在奏疏中写道:
“敕令裁革宗藩私审之权,凡宗室刑名案件,悉交案发地有司衙门勘问。”
“府县官依《大明律》初审具狱,详文上呈刑部复核;重案则由三法司共议,终审之权归于圣裁。”
“如此,朝廷可正司法之公,宗藩得免徇私之讥,万民亦获昭雪之门!”
苏泽瞄准的,是宗藩的自主审判权。
大明宗室犯法的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这个问题从明初就有了。
明初遇到宗室犯法,一般就是派遣朝臣去训斥一番。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这部明朝的“祖宗家法”中明确规定: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余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罪只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逮问。”
这条祖宗家法,又逐渐演变成了地方宗室犯法,都只交给宗藩之首,也就是藩王处置。
要“推翻”这条祖训其实也不难,因为本来祖训中也没有说地方宗室有司法豁免的权力,因为犯罪而被处置的宗室也是很多的。
实际上苏泽要做的,只需要皇帝“授权”给地方官员处置宗室的案件,就可以绕过这条祖训。
苏泽在奏疏中“贴心”写道:
“夫亲王者,宗室之尊长也。今令其坐堂审问血亲,若据《大明律》严惩,则宗人谤其刻薄寡恩,视若仇雠。”
“若徇私宽纵,则朝野劾其藐玩法度,负国欺君。”
“此诚所谓‘重则招宗室怨谤,轻则受朝堂苛责’,实乃驱亲王入不义也!”
紧接着苏泽又列举了楚藩宗室的不法案件数量,希望皇帝能够在楚藩进行改革,将法司权力从宗王府收回到地方,交给地方官府断案再上奏朝廷,请求圣裁。
苏泽这份奏疏的改革步子迈的不大,先从最桀骜的楚地宗室开始。
而且楚宗目前的继承人年幼,还深陷继承丑闻中,所以根本无法反抗。
如果能收回楚宗的司法权力,接着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将各地宗室的司法权力都收回来。
而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