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常有利的,甚至有利于我大唐灭东突厥!”杜如晦附和着说道。
李世民眉头微蹙,却没有表态,而是扭头看向李靖,道:“李将军也这样觉得?”
“不,我并不在意太子的所作所为,而是在想,梁师都已经快灭国了,为何突厥的援军还没有来?”
李靖摇了摇头,然后若有所思地道:“按路程来说,突厥的援军早就应该来了,是不是其中出了什么变故?”
“这”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唐俭:“突厥那边,可有什么新消息?”
“回陛下,臣原本是想在朝堂上奏明陛下的,不过现在正好,其实,臣也是昨晚才接到的消息,突利可汗与摩会大酋长结盟了!”唐俭连忙说道。
李世民等人微微一诧。
却听房玄龄道:“就算突利与摩会结盟,也不是颉利的对手,他们这样做,不是自取死路吗?”
“中书令有所不知,颉利现在是众叛亲离,他采用了赵德言的建议,要在草原搞什么民族大融合,不仅疏远了突厥部落,还让其他部落怨声载道,争战不断,很多部落都开始背弃他,不听他的命令了!”唐俭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
李世民等人则满脸古怪。
这颉利是疯了吗?
中原王朝的民族大融合,那是说移植就移植的?
你没有肉眼可见的好处,凭什么让人家改风易俗?
要知道,拓跋珪能够彻底推行‘离散诸部’,完成帝国奠基靠的是什么?
是靠灭燕之后的人口与财富红利!
即便如此,内部也充满了大量的权力斗争。
不是这么轻松的就能从草原部落,转变为中原的帝国专制的,是需要一代一代,日拱一卒的。
颉利继承的是他哥哥处罗的汗位,处罗继承的是他们哥哥始毕的汗位,单单这个‘兄终弟及’的汗位传递方式,都不是能轻易改变的。
更何况中原王朝的帝制。
当年拓跋珪为了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不知道费了多少脑子,又是子立母死,又是早早传位太子,自己去当太上皇。
就这,北魏还出现了不小的动荡。
更何况,本就国力下降,遭遇连年雪灾的突厥。
颉利这时候改革,无异于自寻死路。
当真是一个敢建议,一个敢听。
“那是不是说,我们现在可以打突厥了?”李靖忍不住追问道。
李世民等人也把目光落在了唐俭身上。
却听唐俭又道:“虽然突厥因为颉利的改革,致使内部一片混乱,但背叛颉利的都是小部落,这些部落加起来也不是颉利的对手,所以,颉利根本没有管他们,依旧大行改革!”
“而且,依照我的推断,颉利应该是想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