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老太太病愈之后柳妈妈却倒下了,并且就这么熬了些日子便走了。
在柳妈妈生病回到庄子里养身子的这段时间,老太太同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差人来问问情况关心不已。
临终前,老太太还亲自来了庄子上问了柳妈妈有什么心愿未了,柳妈妈再次提到了去了儿孙们的奴籍,回归良民。
老太太这次也是再三承诺,定会放了脱了他们一家的奴籍,这才让柳妈妈安心的走了。
脱奴籍,在大梁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章入府(第2/2页)
这不仅是有钱赎身,你的东家得费心为你做好担保一切才能放归回祖籍地。
也就是说不仅是有钱,还得有权有门路。
如今老太太的大儿子,也就是当今的钦州通判确实也有这样的能力了。
只是——
半个月前,
“脱籍一事,我既然早早答应了平秋(柳妈妈的名字),自然是会放了你们一家的籍契。
只是这事一来,你们切不可声张,闹得人尽皆知的地步。
若是家中下人都听闻此事,人心浮动的,人人想要来这一出……那这事便也作罢了。”
柳致远到现在还记得那日他刚穿来被人从庄子里引进来苏府里面,在那位老太太那富丽堂皇的房间内,他卑躬屈膝地跪在地上听着老太太训话的光景。
“二来,吾儿这两年正值升迁考评的关键期,你们脱籍一事……得再缓上两年。”
这大喘气的话听得当时柳致远就是浑身一个激灵。
家人们,谁懂啊,刚来就被一个老太婆画大饼,这饼包能吃的么?
只不过当时他们一家刚穿来,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当老太天说的都是真的。
“我承诺平秋的事自然是从未忘记,我也知道你自打四岁之后,平秋便和她男人找人给你开蒙。
你还在庄子附近的私塾上读了好些年的书。
我差人打听过了,你读书是有些水平的,这般的我也不好耽搁你的前程。
等到了吾儿升迁走了,那时候正好就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放了你们一家离开。
等你们家回到平秋家男人的老家安顿好之后,若是日后顺利考中了秀才,我还会托关系让你去丽泽书院读书。”
柳致远后知后觉,在后来和妻女琢磨老太太当时说的话只觉得汗毛倒竖。
“你读书有些本事,可老太太说是她差人打听,并非是从咱们那位老娘口中得知的……”
可见,关于原身读书这事,那位去世的柳妈妈大概率没告诉过老太太。
那么,这位老太太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因为死去的祖母就完全信任他们一家,还特地差人细细打听了一番才找来说话。
“估摸着怕你会多想,这才又拿当世四大书院之一的丽泽书院的名额来安慰你,让咱们这几年尽心做事呢。”
当时吴幼兰说完,柳闻莺还补了一句说道:“但是这前提是爹爹你还得考中秀才。”
这丽泽书院才是真真儿的画大饼。
长在红旗下的一家三口当初也是琢磨了半天这位老太太的话后才明白这其中意思,顿时感慨不已。
不过话又说回来,按照柳妈妈去世前的安排,本来柳闻莺一家只要老老实实在庄子上等上几年,然后等这位苏大人升官自家便能安生脱籍,置办产业开始新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