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具体位置!”
“城东…老磨坊…我们第一小队…只剩…五个人…其他小队”
电话突然断了,只剩下嘟嘟的忙音。
唐启狠狠地把听筒摔在桌上,转身对蔡锷吼道:“立刻派骑兵连去城东老磨坊接应!
要快!”
蔡锷刚要出去安排,唐启又叫住他:“等等,让骑兵连带上两挺机枪,北洋军肯定设了埋伏。”
等蔡锷离开后,唐启颓然坐回椅子上,感觉一阵疲惫袭来。
这场仗比他预想的要艰难得多,曹锟和冯国璋显然早有准备,不仅防线布置得滴水不漏,连他们的特种行动都能提前设伏。
这里面一定有蹊跷…
唐启猛地站起身,开始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
指挥部是用当地一个富商的宅子临时改建的,地上铺着从上海运来的波斯地毯,现在已经被军靴踩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
精忠报国"
的横幅特别显眼,那是唐启特意让人挂上去的,虽然他自己都不太相信这种口号。
两小时后,当唐启已经喝了第三壶浓茶时,外面终于传来了马蹄声和士兵们的喧哗。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子里,正好看见几个满身是血的士兵被人搀扶下马。
为的正是徐长三,这个身高接近一米九的壮汉现在像根煮软的面条一样挂在一个士兵身上,左腿的伤口还在往外渗血。
"
报告…总督…任务…完成…"
徐长三挣扎着要敬礼,被唐启一把按住。
"
别整这些虚的,先处理伤口!
"
唐转向旁边的军医,“把他抬到里屋去,用最好的药!”
等徐长三的伤口被简单处理后,唐启迫不及待地问道:“情况怎么样?”
徐长三的脸色苍白,但眼神依然锐利:"
弹药库炸了,火光冲天,至少够北洋军喝一壶的。
但我们刚撤出来就中了埋伏,死了七个弟兄…其他小队都有损失,去了一百人,回来六十八个,"
他的声音哽咽了一下,“要不是骑兵连及时赶到,我们几个也得交代在那里。”
唐启拍拍他的肩膀:“弟兄们不会白死的。
你们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没有?”
徐长三突然压低声音:“有,而且很重要。
我们在敌后抓了个舌头,是个参谋。
据他交代,曹锟和冯国璋其实不和,为了谁指挥郑州防务的事差点打起来。
最后是袁世凯亲自调解,才勉强达成现在的布防方案。
日本人提供了大量的机枪步枪和山炮,所以郑州这边才会那么难打。”
唐启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消息…继续说。”
"
还有更绝的,"
徐长三忍着疼痛往前凑了凑,“冯国璋的嫡系部队其实没全部来郑州,他留了八万人在许昌,说是防备南边的革命党,其实是防着曹锟背后捅刀子。
也就是号称四十万的北洋军目前只有三十八万,”
唐启猛地站起身,在屋里转了两圈,突然大笑起来:“天助我也!
老蔡!
老蔡呢?”
蔡锷闻声赶来,唐启一把拉住他:“我们有办法了!
北洋军内部不和,这是我们的机会!”
蔡锷听完徐长三的情报,却没有唐启那么兴奋:“就算他们不和,眼前这三道防线可是实打实的。
我们的兵力已经损耗不小,再强攻恐怕…”
"
谁说我要强攻了?"
唐启神秘地笑了笑,“既然他们喜欢窝里斗,我们就给他们添把火。
老蔡,你立刻给长沙电报,让情报处伪造几封曹锟和我们’秘密联络’的信件,想办法让冯国璋的人现。”
蔡锷恍然大悟:“离间计?可万一…”
"
没有万一,"
唐启斩钉截铁地说,“同时命令利剑剩下的队员准备第二次行动,这次目标是暗杀冯国璋的几个心腹军官,但要做得像是曹锟的人干的。”
徐长三挣扎着坐起来:“总督,我还能带队…”
唐启摇摇头:"
你现在的任务是养伤。
这次行动让副队长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