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霍恩海姆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唐总督,我必须承认,我们对西南地区的工业能力评估有误。
克虏伯公司希望能与贵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唐启点点头:“这正是我们举办博览会的目的。
西南地区欢迎平等互利的合作。”
接下来的参观中,唐启又向他们展示了81毫米迫击炮、双基火药的子弹、青霉素样品、精炼锡制品等产品。
每一件展品都让外国代表们惊讶不已。
冯·霍恩海姆突然压低声音:“唐总督,能否借一步说话?”
唐启会意,带他来到展馆后方的一个小会议室。
"
我国公使冯·德莱恩先生希望能与您秘密会面。
"
德国人直截了当地说,“关于…某些特殊合作。”
唐启不动声色:“请转告公使先生,博览会闭幕后,我将在总督府恭候大驾。”
下午三点,博览会中央广场上搭建起了临时讲台。
台下人头攒动,不仅有商人和官员,更多是闻讯而来的普通市民。
唐启走上讲台时,现场爆出热烈的掌声。
"
各位来宾,各位同胞!
"
唐启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西南工业展的里程碑!”
他环视台下每一张面孔,看到的是期待、怀疑、好奇和希望交织的复杂表情。
"
有人说,中国落后西方百年,永远只能做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但今天,我们用事实说话!
"
唐启指向展馆方向,“那里展示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我们西南儿女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
西方能够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华夏儿女也能。”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
"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实业救国论》。
"
唐启展开讲稿,“中国要强大,必须走工业化道路。
而工业化的路径,必须先重工后轻工,以军工带动民生!”
他详细阐述了西南地区的工业化战略:优先展钢铁、机械、化工等基础工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如机械机厂可以生产武器,也可以制造农具,化工厂既能生产火药也能生产化肥。
"
我们不拒绝外资,但拒绝不平等的合作!
"
唐启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需要的不是外国商品的倾销市场,而是真正的技术交流和产业投资!”
演讲结束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不少当地商人当场表示要投资工业项目,而外国代表们则交头接耳,显然在重新评估西南地区的潜力。
夜幕降临,总督府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
唐启坐在书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刚签署的合作协议。
福特公司同意转让汽车动机技术,换取在西南地区的独家销售权;克虏伯公司则承诺提供炼钢设备和技术支持换取青霉素购买权。
敲门声响起,副官轻声报告:“大人,德国公使到了。”
冯·德莱恩公使是个五十多岁的普鲁士贵族,举止彬彬有礼但眼神锐利。
寒暄过后,他直奔主题:“唐总督,我国对您的’滇一式’步枪设计非常感兴趣。
克虏伯公司愿意出高价购买全套图纸和技术。”
唐启早有预料,轻轻摇头:“公使先生,图纸不能卖。”
德国人眉头一皱:“价格可以商量。
十万马克如何?”
"
不是钱的问题。
"
唐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技术自主是我们的底线。
不过…”
“不过什么?”
“我们可以提供一批成品步枪和迫击炮,供贵国军方测试。
作为交换,我们希望获得造船设备,特别是大型船舶的制造技术。”
冯·德莱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唐总督为何对造船感兴趣?西南并不靠海。”
唐启微笑:“长江上游的航运潜力巨大。
而且,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两人对视片刻,德国人突然笑了:“唐总督果然深谋远虑。
不过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