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1月底的重庆,夜色如墨,江风刺骨。
唐启蹲在江边芦苇丛中,手指轻轻拨开眼前的枯草,目光如炬地望向远处城墙上的灯火。
他身后,十二名利剑小队成员屏息静气,等待着行动信号。
"
总督,巡逻队刚过去,下一班要一刻钟后才会来。
"
副官徐长三压低声音道,他手腕上的怀表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唐启点点头,滇军制服的硬领摩擦着他被江风吹得红的脖颈。
他回头扫视队员们——这些从滇军精锐中挑选出来的勇士,此刻眼中都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
记住,我们的任务是破坏南岸炮台和城内的电报局。
"
唐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一旦得手,立即射红色信号弹。
主力部队会在看到信号后起总攻。”
队员们无声地点头。
唐启注意到最年轻的队员小李手指微微抖,他伸手按在小李肩上:“害怕?”
小李咽了口唾沫:“总督,我…我只是担心完不成任务。”
唐启嘴角微扬:"
记住,恐惧是人之常情,但勇气就是在恐惧中依然前行。
"
他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递给小李,“拿着,这是我第一次执行任务时用的,它会给你好运。”
小李接过匕,手指不再颤抖。
"
行动!
"
唐启一声令下,十三道黑影如鬼魅般穿过芦苇荡,向城墙方向潜行。
重庆城墙高耸,但在西南角有一段因年久失修而略显低矮。
唐启早已通过内线得知此处守卫最为松懈。
他打了个手势,两名队员立刻抛出钩索,铁钩悄无声息地扣住了城墙边缘。
唐启第一个攀上城墙,他动作敏捷如猫,几个呼吸间便翻上城头。
月光下,他看清了城墙上的情况——两名清兵正倚在垛口处打盹,远处哨塔上的灯笼昏暗不明。
"
解决他们,不要出声音。
"
唐启对紧随其后的徐长三低语。
徐长三点头,与另一名队员悄然而至,手起刀落,两名清兵在睡梦中结束了生命。
唐启示意其他人迅登城,然后将两具尸体拖到阴影处。
"
分两组行动,"
唐启快部署,“长三带六人去破坏电报局,我带剩下的人去炮台。
一小时后在此汇合,无论成功与否。”
徐长三皱眉:“总督,炮台那边太危险,还是我去…”
"
这是命令。
"
唐启打断他,“电报局那边同样重要,必须确保他们无法向成都求援。”
徐长三欲言又止,最终重重地点头:“保重。”
两支小队在城墙上分道扬镳。
唐启带着五名队员沿着城墙内侧的阶梯悄然下行,向江边的炮台摸去。
重庆南岸炮台扼守着长江咽喉,四门克虏伯大炮足以封锁整个江面。
若不能摧毁它们,滇军主力舰船将无法靠近城区。
"
总督,前面有巡逻队。
"
队员老赵突然拉住唐启,指向拐角处晃动的火把。
唐启迅将队员们推到墙边阴影处。
六人紧贴墙壁,屏住呼吸。
清军巡逻队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亮已经照到了他们藏身的墙角。
"
准备战斗。
"
唐启无声地做出口型,手已按在了腰间的手枪上。
就在这千钧一之际,城墙外突然传来一声猫头鹰的啼叫。
巡逻队的脚步停了下来。
"
他娘的,这鬼叫吓得老子一激灵。
"
一个粗犷的声音抱怨道。
"
少废话,继续巡逻。
"
领队的呵斥声传来,脚步声再次响起,却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唐启长舒一口气,示意队员们继续前进。
他们贴着墙根潜行,终于来到了炮台外围。
两盏煤气灯照亮了炮台入口,四名清兵持枪而立。
"
